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练习
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默写(11’)
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⑤夕阳西下, 。
⑥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
⑦子曰:“其恕乎! , 。”
⑧ ,思而不学则殆。
⑨天上的明星现了,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8’)
茁壮( ) 抖擞( ) 瑟缩( ) 寂寥( )
憔qiáo( ) 滑jī( ) 缥miǎo( ) duò( )落
3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10’)
①鞭数十( ) ②死而后已( )
③方出神(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⑤或凭或立( ) ⑥一切乌有( )
⑦元方入门不顾( ) ⑧尊君在不( )
⑨丁壮者引弦而战( ) ⑩天雨墙坏( )
4翻译句子(4’)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4排列恰当的语序(2’)
①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②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③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
④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
⑥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 )
A 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他不得不背井离乡。
B 商店里摆放着苹果、梨、桃和水果。
C看了那场电影,我深受感动。
D郭沫若的家乡是四川乐山人。
6仿照例句造句(4’)
例句:雨,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像 ,像 , 。
7填空(10’)
①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 。《论语》是一部 的书。
②《风筝》选自《 》,作者 ,是我国伟大的 、 、 。
③安徒生是 (国家)著名童话作家。泰戈尔是 (国家)作家。
9《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请概括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3’)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 的人。
二阅读理解
(一)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8’)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子.②耒(lěi):农具
1解释加点词语
①兔走( ) ②因释其耒( )
③冀复得兔( ) ④谁为宋国笑( )
2翻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答: 。
3这则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一种人?
答: 。
(二)
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7‘)
1本段选自《 》。作者 ,字 ,江苏扬州人。
2填出文中缺少的句子 。
3选段的①②③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感觉)进行的描写 , , 。
(三)感念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请了一位先生。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起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肉体的身躯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好象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10’)
1这段文字所写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
2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
A父亲 B母亲 C先生 D“我”
3这段文字重点是表现(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严厉的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野蛮落后
4看到“我”因背不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
答: 。
5对母亲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我”是怎么认为的?
答: 。
(四)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创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美丽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许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大河、雪山……边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又被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的笑了:“孩子,你说的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有多远,总会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的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8’)
1国王让儿子们探路的用意何在?
答: 。
2四个王子探路的过程有什么不用?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 。
3文章最后一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 。
三小作文(12’)
人的生命中有许多的值得记忆的精彩瞬间,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美丽。请以“我的精彩瞬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不少于150字。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