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2

给我的孩子们

李英丹 尚德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这篇课文的意图:珍爱童心;用漫画的艺术形式来“挽留”童心,呼唤童心。

2、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内涵丰富的句子,进入父亲这一角色,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对孩子们童心的满腔挚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反思成人的行为的写作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九月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什么?

(由“谁”引入作者丰子恺的简介;由“什么”引入课文的学习)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散读课文

要求:(1)编小结号(养成阅读习惯)  (2)扫除字词障碍

 

2、再朗读第一节,把握整体

(1)作者“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中“你们”指的是谁?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从文中第一段找答案: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2)孩子们的“生活“为什么值得”憧憬“?

明确:2-4段中关于孩子几件事的记叙。通过归纳这几件事,理解孩子的生活为什么值得憧憬。“真率自然与热情”,“肺肝相示”,“彻底的真实而纯洁”等

 

3、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明确:6-9段归纳爸爸妈妈抹煞孩子童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慢慢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孩子聪明的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4、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明确:父亲是一位具有反思意识,又特别富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对成年人丧失童心童趣真心真性情而痛心,为人的不得已的成长感到无奈。

“愧死”,“摧残”,“不安心得很”,“野蛮”,“最不安心”

 

三、质疑,加深理解

1、介绍质疑的方法:词与句

(1)对于词与句的质疑可从三方面着手:

a表达了什么意思

b.是怎样表达的

c.表达效果怎样

(2)质疑角度

词:辨析词义,表达作用;替换增删,前后照应;词序,感情色彩

句:句子含义,修辞手法;前后照应,思想感情;结构关系

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四、总结全文

童年是一生的黄金时代,童心,纯真,创造力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抓住它,因为“童心不泯”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五、作业

1、写一篇《童年趣事》,要求300字以上,叙事完整

2、查阅丰子恺的生平资料有关知识


    
相关资料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16页)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26页)2
  《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4
  《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3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0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4南充市中考题)
  《给我的孩子们》说课稿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37页)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9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8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26页)
  《给我的孩子们》mp3配乐朗读
  《给我的孩子们》测试题
  《给我的孩子们》练习题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9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7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8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7
  《给我的孩子们》mp3音频朗读
  《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原文全文阅读
  丰子恺相关图片素材(45张)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6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5
  苏教版《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4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6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