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江苏省 >>

江苏省徐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
   徐州:彭祖遗脉,汉高故里,淮海战役主战场,苏北经济领头羊。
   2.下列加点字注青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债券(juàn)   亲昵(nì)  侃侃(kǎn)而谈
   B.静谧(mì)   饶恕(shù)   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齐
   C.炽(zhi)热   栖(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轻怕重
   D.匀称(chèn)   造诣(yì)   湮(yān)没  危言耸(sǒng)听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
   我和海的爱情刚刚开始。听人说,如果能找到五瓣丁香,就能够得到永久的幸福。丁香一开,我们就相约去寻找。从下午到黄昏,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朵五瓣丁香。
   就在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猛然看到了不远处丁香丛中有一位老人正在四处寻找什么,便走上前去   (xún)问起来。老人神情 ① 地说:“我的老伴生病住院了。她一生中最喜欢的花就是紫丁香。我早就想找一朵五瓣丁香送给她,可一直没有找到。”
   我们深深地被老人深情的话感动了,便把五瓣丁香恭敬地放在他手上。
   “不,这是你们的幸福,我不能拿。”老人推辞道。
   “谢谢了,年轻人!”老人捧看丁香深深地   (jū)了一躬。我们赶忙扶住老人,只见他眼里 ② 着泪花……
   ⑴ 据拼音填写汉字。
   xún   问    jū    躬
   ⑵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给文章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①     ②    
   ⑶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保持上下文意连贯。 答:              
   ⑷文中第5节的空白处是“年轻人”的回话。请根据语境和人物的身份及关系,把“年轻人”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4.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2005年5月19日《彭城晚报》,有改动。)
   5.默写古诗文名旬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
   (1)江流天地外,                 
   (2)海内存知己,                 
   (3)                ,万里送行舟。
   (4)               ,小桥流水人家。
   (5)               ,隔江犹唱《后庭花》。
   (6)潮平两岸阔,               。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               。
   (8)“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出自《      》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作者:     《渔家傲》)
   二 文言文阅读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小惠未徧(    )
   ③牺牲玉帛(    ) ④虽不能察(    )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二)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当时著名学者)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传》)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父命牧牛垄上 (    ) ②琅琅达旦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听已,则默记。
   译文: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译文:                                    
   12.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答:                                               
   三 现代文阅读
   (一) 萤火虫 尹衍国
   ①“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茏……”
   ②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③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④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
   ⑤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⑥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1)萤火虫的发育过程:                              
   (Z)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⒕第③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
   答:                                              
   1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
   答:                                       
   16.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
   答:                                       
   17.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对下面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归纳出几个观点。
   ①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萤火虫》)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
   ③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中国环境危机报告》) 
   ④去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时事报告》)
   ⑤“哗——”的一声,鹭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举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的诗情画意了。(《同在蓝天下,人鸟相与欢》)
   答: 
   
   (二) 石缝间的生命 林 希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白已,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8.阅读全文,指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为什么使作者“感动得潸然泪下”。
                                              
   19.⑴第②段中,作者赞美了无名野草“生命本能”的尊贵。这里的“本能”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不超过15字。
   
   答:
   
   
   (2)第③段中。作者从“蒲公英”的生长中感悟到生命“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根据这段文字作概括)
   答:                                              
   20.第④段写“石缝间的松柏”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松柏的?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刭松柏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
   答: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指出“石缝闻的生命”是美学的。品赏全文,你认为“石缝问的生命竹美在哪里。
   答:                                          
   23.下面这段话是作者由自然界生命本体的认识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 (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
   界得到升华。”
   答:                                           
   四 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做人处世的问题,这就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人”之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展现的是交往的过程、情感的聚焦、利益的取舍,思想的撞击……面对这一人生课题,你或许有过切身的体验,领略过其中的幸福与欢乐、苦闷与彷徨,而产生心灵的冲动与震撼;你或许有过思索与探究,进发出洞察的火花,形成独有的见解和发现;你或许有过情感与理智的交汇,酿成富有诗意的憧憬和遐想。引发许多的感慨……
   请你打开思路,从生活与思想的积淀中,撷取有意义的题材,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⑦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语富规范。④字数不少于600字(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不得另附纸)。⑤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考生身份的真实人名、校名。
   
   
   
   
   
   
   
   
   
   
   
   
   
   
   
   徐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确知识爱其运用
   1.共3分。写字正确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书写2分,分四类情况打分:①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得2分另加奖励分1分;⑦书写规范、工整,2分;(3)字迹尚清楚,1分;④字迹潦草、三处以上涂画,不得分。
   2.D(A券quàn B 莠yǒu C 炽chì 拈niān) 
   3.(1)询 鞠
   (2)①忧伤(或“悲伤”“忧郁”“抑郁”“沮丧”等)⑦闪(或“噙” “含”“闪烁”“闪动”等)
   ⑶我们被老人深情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4)对话须扣住“老伴的病”和“幸福”这两点来说。做到得体合情,如:“老爷爷,您就收下吧!这样您老伴的病会早一点好,我们也感到幸福。"
   4.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5.(1)山色有无中(2)天涯若比邻(3)仍怜故乡水(4)枯藤老树昏鸦(5)商女不知亡国恨
   (6)风正一帆悬(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诗经》(9)范仲淹
   二、文盲文阅读
   (一)《曹刿论战》
   6.①鄙陋。目光短浅.②同“遍”,遗及,普遍。③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④明察,弄清楚。
   7.A
   8.①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②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9.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二)《王冕传》
   lO.①田埂、田畔高地 ②早晨
   11.(1)王冕听完后,就默默地记住了。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他苦读的事,认为他与众不同。
   12.学舍偷听读书;寺庙借长明灯读书。围绕“学习成才”这一中心言之成理即可,如: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条件差,只要努力,照样能成才;逆境出人才等。
   三、现代文阅读 
   (一)《萤火虫》
   13.(1)卵——幼虫——蛹——成虫 (2)发光;是害虫蜗牛的天敌;用闪光吸引异性;由腹部的发光器发光;发出的光是冷光。 
   14.用针头一样的嘴先给蜗牛打麻醉针,再给蜗牛注射消化液。
   15.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1 6.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萤火虫。例如:对萤火虫“吃蜗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它是害虫蜗牛的天敌;对雌雄“相互吸引”,作想象和描写。
   1 7.可以归纳四个观点:①大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带来生存的危机;④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大意相同即可;鼓励学生发表合理的独特见解。)
   (二)《石缝间的生命》
   18.石缝间“的野草、山花和松柏在恶劣的环境里,顽强拼搏,茁壮生长,体现出它们倔强的性格和不可遏制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1 9.⑴自己生长根须;自己寻找石缝。
   (2)同是蒲公英,在田野里生长茁壮,根须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在石缝里显得坚韧苍老,没有光泽,为登山人作可靠的抓手。 
   ⒛躯干、枝叶、树根。可从松柏高大的形象、坚强的意志、无穷的力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
   21.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以小花小草衬托松柏惊人的生命力。
   22.可从三个方面分析:在艰苦环境里蓬勃生长的外在美;与险恶环境拼搏斗争求得生存的内在美;使世界变得神奇辉煌的创造美。
   23.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了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度产生自杀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安排生活,开始艰难的写作,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名著可以是大纲推荐的,也可以是大纲推荐之外的。作家名、著作名写错别字不得分;故事概述应体现“困厄”“锤炼”“升华”三个关键词。) 
   四、作文 
   从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综合评价,对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63-70分(90~100)(以6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规范、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53-62分(75—89)(以58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42—52分(60一74)(以48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规范通顺。
   四类卷:41分以下(59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杂乱;或结构残缺不全;或思路十分混乱;或语言极不规范;或确属抄袭之作。

相关资料

  2022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图片版)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图片版)
  2021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钟吾中学初三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2006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