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四川省 >>

四川省自贡市2005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课程改革卷)

  四川省自贡市2005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课程改革卷)
   注意事项:
   1.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5-8页)为各类题型。9-12页为第Ⅱ卷答题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按题号顺序,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Ⅱ、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并将答题卷密封装订。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蹀儿盏(zhǎn)儿 楠(lán)木
   B.绽(diàn)将出来 秀颀(qí)
   C. 坦荡如砥(dǐ) 潮汛(xùn)
   D. 辛苦恣睢(shuī) 阔绰(c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精益求精 无边无垠
   B.以身询职 傲然挺立
   C.麻木不人 参天耸立
   D.精神抖擞 满院狼籍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B.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C.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D.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四周向上生长。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浯,最恰当的一组是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 ① 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 ② 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 ③ ,是麦田。
   A.①视线 ②开掘 ③成果
   B.①视野 ②开垦 ③成果
   C.①视觉 ②开垦 ③成就
   D.①视野 ②开采 ③成效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____________ 。
   A.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B.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C.不会不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D.精神上可以获得无限的愉悦。
   6、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 ——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 ——树木寄浯
   C.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墙壁寄语
   D.抽烟有害身体健康! ——香烟寄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D.《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8—11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①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②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③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④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给第七自然段方框中填进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9、文中加“△”符号的代词各指代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①”指代的是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B.“这②”指代的是信“国联”,求神拜佛。
   C.“它③”指代的是求神拜佛。
   D.“这④”指代的是“自欺”。
   10、对文中画线句子中“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的“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被驳斥的错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第一二自然段是先摆出对方错误论点再摆出对方论据。
   C.文章论证的正确论点是:我钉洧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第七八自然段用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了作者确立的论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12、对下面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粗布衣服。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B.布衣:穿布衣的人。 后值倾覆:后来正好倒塌。
   C.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D.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遇城墙倒塌。
   13、下列浯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4、下列句子中,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叙述自己一生处于乱世
   B.然后着重叙述先帝三顾草庐一事
   C.最后概述自己与先帝长期共患难的历史
   D.全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
   
   注意事项:答第Ⅱ卷时,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
   
   第Ⅱ卷(共105分)
   四、(14分)
   16、把下面的古诗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泽文:____________ 
   阅读《黄鹤楼》这首诗,完成17—18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____________ 
   ②乡关:____________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涛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三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
   熊肉、豹肉、麂肉吃过不少,彝山的猎手们还不曾吃过猴肉;猪鸡牛羊满圈遍坡,彝山却没有一家人养得起一只猴。并非彝山上无猴,人怪彝山猴子大多,来则三五成百,呼啸而至,去则倏忽之间,踪影不见。每次猴群到来,只要枪响,总有猴子中弹身亡,却被别的猴背起跑了。又不敢去追赶,猴群总往高处爬,见人追去,猴王一声呼号,遍山乱石飞滚,让你避之惟恐不及。故猎手们没少打死猴,却从不曾到手过。
   这次居然破天荒,只来了一只大母猴,还背着两只小猴。熟悉猴性的山里人百思不得其解:说这母猴拖儿带崽掉了队,那绝不可能,猴群中多的是母猴,她们最能携幼扶老;说她是故意离开猴群,也说不通,彝山的猴子靠的就是那个庞大的家族,才安然无恙。尽管人们费尽猜疑,总不得要领。那母猴却实实在在,背两只小猴,在地里掰包谷,在树上摘核桃。
   该是尝猴肉的口福来了,猎手们说。二十多个猎手领着狗,从高处围下去。人喊、狗叫,母猴背着两只小猴往山下逃。两只小猴,一只在背上,一只挂在胸前,跑起来,挂在胸前的小猴不断磕碰在石头上,吱吱直叫唤,母猴在它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把它甩到背上,把背上的换到胸前,跑不上几步,胸前这个又痛得吱吱叫,又打,又换上背……好几次,只要母猴甩掉一只小猴,她完全可以逃出猎人的包围圈,但她不懂得那样做。母猴到了山脚,山脚是滚滚滔滔的金沙江。三面是人、是狗,一面是江。母猴上了江中的礁石,她想过江去。人和狗都在慢慢逼近。猎手们已经在嘻嘻哈哈笑了:猴肉尝鲜,猴脑泡酒,小猴养起来。
   母猴在礁石上惶惶四顾,江水滔滔,走投无路……
   二十多支黑洞洞的枪口,慢慢扬起,对准了母猴的胸脯,再往上一点,别伤着小猴。背上的小猴尚不知大祸临头,欲要爬下礁石,到江中戏水。母猴一把拉过小猴,搂到胸前,把奶头塞进小猴嘴里。二十多个猎手的食指搭上了板机……
   两只小猴对临头大祸浑然不觉,只顾吱吱吃奶。母猴替它们抹去逃命时网在头上的蛛丝草渣,抬头看一眼黑洞洞的枪口,脸上一阵抽搐,目光惊恐而哀怨,竟然有泪水从眼角渗出。她绝望地往礁石上一靠,左手紧搂两只小猴,右手猛地捂上自己的双眼……
   猎手们同时一怔,搭在板机上的食指,再也勾不下去。猎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大家呆一阵,默默收起枪,默默往回走。谁也不说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
   20、判断对本文故事情节概括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开端:正当猎手们为没吃上猴肉而遗憾时,一只母猴带着小猴觅食来了。( )
   ②发展:猎人们追杀母猴。( )
   ③高潮:母猴逃到江边走投无路,两只小猴绝望地等死。( )
   ④结局:猎人们被母猴的行为深深震动,不忍枪杀母猴,默默地回家了。( )
   21、对小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下文叙述提供背景 B、为后文发展设置悬念 
   C、概述彝山的猴子太多 D、说明彝山人养不起猴
   22、小说在第三、四、五自然段中多次描写江水,属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4分)
   ①属______________描写
   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说对母猴采用了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其中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2分)
   答:____________ 
   24、为什么猎手们“搭在板机上的食指,再也勾不下去”?请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 
   
   25、下面是为这篇小说拟的几个标题,不贴切的—个是( )(2分)
   A、《猴》 B、《猎手》 C、《母爱》 D、《母猴的爱》
   六、{10分)
   26、仿照下面句中加点的部分,续写句子。(2分)
   面对失败和挫折,—笑而过是—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种勇气。
   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2分)
   □□□□□□□□□□□□□□□□□□
   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为艺术指导,宋庆龄基金会、《少儿美术》作为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华少儿艺术网作为网络支持的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总决赛日前在京举行。
   本次大赛参加投稿的有5000多人,经过各赛区的选拔,290多名选手参加了总决赛。通过对选手的现场绘画作品和参展作品进行评比,评选出“十佳优秀选手”美术、书法各10名,还有金奖36名,银奖59名,铜奖95名。
   28、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6分)
   2004年6月3日,①雅典奥运会圣火离开雅典,开始正式为期35天的环球之旅。②在雅典国际机场举行的火炬交接仪式上,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表示,③本次奥运圣火的环球传递运动将首次穿越5大洲,经过27个国家的33个城市。同时,④火炬将首次到达非洲和拉丁美洲,并途经通过每一座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
   B、用词重复的一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应删去____________。
   C、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 。
   七、(63分) 
   2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___________________岁的我
   要求:①可以回忆过去,写5岁、7岁、10岁……的“我”,也可以畅想未来,写20岁、30岁、50岁……的“我”。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我们,谁也少不了与同学交往,与亲友交往,甚至与陌生人交往。无数次的交往,会给你留下许多记忆,也会让你产生不少感慨,得到一些启迪,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
   一、(21分,每小题3分)
   1—5.BACBA 6—7.BD
   二、(12分,每小题3分)
   8—11.CBDB
   三、(12分,每小题3分)
   12—15.BCDA
   第Ⅱ卷
   四(14分)
   16.①对(于)莲花的喜爱(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②白白地看着别人(人家)垂钓,心想得鱼而苦于无渔具。4分,一小题2分。
   17.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故乡。2分,一个词语1分。
   18.A√ B× C× D×。4分,一项1分。
   19.①在水一方。②千里共婵娟。③不畏浮云遮望眼。4分,对一小题给2分)
   五、(18分)
   20.①√ ②√ ③× ④√。4分,一项1分。
   21.A.(2分)
   22.①环境。②突出母猴处境危险,走投无路。4分,一空2分。
   23.动作(行动)。2分
   24.他们的心灵因母猴最后的神态和动作而受到强烈的震动,论文也不忍心杀害这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表现出深深母爱的生灵。4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25.B.2分
   六、(10分)
   26.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2分,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27.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总决赛在京举行。2分,超出一字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28.A、③,“运动”应改为“活动”。 B、④,应删去“通过”。 C、①,“开始正式……”应改为“正式开始……”。6分,一空1分
   七、(63分)
   29.略。

    
相关资料

  2021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2篇)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最美是家乡》优秀范文(2篇)
  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材料作文”优秀范文(5篇)
  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期待啊,我的高中生活》优秀范文(5篇)
  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这句话,这颗心》(5篇)
  四川省自贡市2015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平凡中的发现》优秀范文(6篇)
  2014年四川省自贡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之二《人与车》优秀范文(4篇)
  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之一《我的梦想》优秀范文(4篇)
  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2013年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年自贡市中考作文《那个温暖的表情》优秀范文(6篇)
  201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自贡市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自贡市初三语文中考第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自贡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自贡市彭庙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题
  自贡市彭庙镇中考第一次模拟试题
  四川省自贡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考试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