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小溪流的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掌握“童话”的体裁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可加以延伸)。
  2、能力目标:分角色懒得兼表演,培养想象力、课堂应变能力、表演才能;准确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文章主题获得新的生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欣赏帮助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特点,初步体验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小溪流的歌》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也有想象表演的空间。教学过程应兼顾散文性和童话性两大特色,并以童话性为重。根据文体特征、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提示,教学重点确定为:1、分角色朗读兼表演;2、通过讨论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及主题。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音乐欣赏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力。
教具制作
  1、自制音乐欣赏带:包括打乱次序的四支乐曲和按正常次序录制的四支乐曲,取材于《D小调第一号奏名曲》、《故桃钳进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一般截取曲子开头一分钟左右的乐段,第一部分播放时间约5分钟,第二部分开头添加流水声,末尾添加涛声,播放时间约6分钟。
  2、表演头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角色头冠,共13枚,由学生手工兴趣小组帮助制作。
课时安排
  二课时至二课时半。第一课时主要是培养想象力、表演能力,激发学习情绪;的二课时分析小溪流的成才过程,各角色性格特征,以及对主题的讨论和拓展。第一课时是基础和铺垫,第二课时是深化和提高。
  以下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四文乐曲,这些曲子是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先请大家轻轻松松地欣赏音乐吧!
  二、音乐欣赏
  1、教师放音乐带第一部分(曲子间歇可提示)。
  2、学生谈听完音乐的感想。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教师鼓励学生随想象驰骋。如果有学生谈到感觉像水流,教师应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学生思维活跃,能切合实际,大部分学生能联想到水流。)
  3、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申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学生随音乐进入情境,表情愉快。)
  4、指导学生将音乐欣赏中得到的美好感受带入课文。
  三、自由朗读
  要求:大声、流利地明读课文,可读全大,也可抽取喜爱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词或已学过但仍未掌握的字、词,可以自由上台填入教师划定的板块——生字格中,要注意秩序。
  (这一环节基木上每一课的第一课时都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字词积累
  学生自行分析生字格中的字词:哪些较难掌握?哪些容易出错?也可以自由选择预习过程中己掌握的词语造句,教师注意控制时间。
  五、分角色朗读兼表演
  1、选取角色:根据角色性格特征抽取学生表演,最好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及表演技巧。
  (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气氛热烈,表演效果较好。)
  2、抽取到的学生协商表演细节。
  3、正式表演。
  六、课堂小结
  教师:刚才,在表演的过程中,你们有时大笑,有时鼓掌,为什么?
  学生甲:他们演得好。
    乙:他们有加上自己的话,还有表情、动作。
    丙:他们还说英语,和课文不一样。
    丁:达叫创意。
  教师:这些同学对课文进行了加工创造,没台词的加了台词,有台词的添上表情、动作,这些靠的是什么呢?
  学生:想象力。
  教师:对;童话就是想象的产品,想象力能让我们的思想插上翅膀,只要忠实于原著,再大胆的思维也是可以的。今天达节课,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和分角色朗读让课文变“活”了,同学们也能初步感受到达些角色的性格特征,明天我们将深入分析这篇课文。
  七、布置作业
  A计划——基础题:分角色朗读。
  B计划——提高题:制作连环画。
  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任选一题,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完成,连环画可进行改编。
  附:教学后记——关于教学过程几个环节的补充说明
  音乐欣赏:在设计达节课的教学思路之前,我从一篇教学论文中看到达么一句话:“有学者指出,先知识后能力的课堂评价次序应改为。‘学习情绪——能力培养——知识掌握’,把。‘学习情绪’放在评价的首要位置,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句话启发了我,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习情绪及能力培养。第二课时则兼顾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小溪流的歌》题目中既然有“歌”,用真正的音乐辅佐这一曲文字之歌不是更好吗?音乐与文学是有共通性的,况且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已不仅仅只是“语言和文字”,它的外沿应该更大更宽。因此,音乐欣赏是木课的导入,又不仅仅是本课的导入,它是整节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四支乐曲是从几十支曲子中通过不断的对比、淘汰挑选出来的,经过同组教师的试听及认可后,才制作成音乐带,四支乐曲的风格暗暗契合了小溪、小河、大江、海洋的特点,不过,在第一次欣赏过程中,学生能联想到其他
事物,教师也应当鼓励,也许有的学生感悟能力略差一些,但我相信,通过引导我能为他们打开心灵的另一扇门。引入音乐的目的不是培养理论分析家,只是激发想象,创设情境,并带给学生美的艺术享受。自由朗读,字词积累,这两个环节靠的是日常的水磨功夫。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方法,可以算是“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达一环节原先有两种设想:1、分角色朗读并配背景音乐《海之诗》,这样可以与第一环节衔接更紧密,使优美的情境贯串全大。2、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以表演,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充分张扬个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文章的体裁,而且为了配合单元重点,我选择了检二种方案。
  布置作业:配合学生的差异制定的递进式作业,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小组完成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相关资料

  《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10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5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8页)2
  《小溪流的歌》学案3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3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9(获奖)
  《小溪流的歌》复习资料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5页)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7
  《小溪流的歌》学案2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小溪流的歌》问答题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2
  《小溪流的歌》学案
  《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6
  《犟龟》《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8
  《小溪流的歌》mp3音频朗读
  严文井《小溪流的歌》原文阅读
  《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5
  《小溪流的歌》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rm视频素材
  《小溪流的歌》flash朗读及教学课件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3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2
  语文版《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及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