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长征》节选综合训练

《<长征>节选》综合训练
   第一部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泥泞(níng) 猝然(cù) 犹豫(yù) 冤枉(yüān)
   B.愕然(è) 蓦地(mò) 哀鸣(míng) 踉跄(qiàng)
   C.篝火(gōu) 缰绳(jiāng) 疲惫(bèi) 掠过(lüè)
   D.气氛(fèn) 绚丽(xuàn) 急骤(zhòu) 缴获(jiǎo)
   2.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6分)
   ①彭德怀惨然一笑:“没事。不知为什么,我彭某人的眼睛冒起了金花,两腿一软,就栽倒了。”
   
   ②彭德怀哽咽地:“把马肉分给战士们。”
   
   ③刘少奇一面大步踉跄地走着,一面举目四望。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依然  愕然  猝然  毅然
   (1)(周团长)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 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2)警卫员 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刘少奇焦急地:“小同志,快醒醒。”
   这个同志 动不动地低头坐着。
   (4)刘少奇大惊:“你哭什么?”
   彭德怀:“你冤枉他了。”刘少奇 一怔。
   4.“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创举,而且也是中国文人的骄傲”这句话如何理解?(3分)
   
   5.毛泽东同志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仿这个句子续写一个比喻,再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4分)
   长征是 。
   课堂是 ,课堂是 ,课堂是 。
   第二部分
   (一)
   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
   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
   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
   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
   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
   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时,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6.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3分)
   
   7.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3分)
   
   8、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分)
   
   (二)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
   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下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恣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9.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呢?(3分)
   
   10.下面两个句子中“明白”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①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②“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
   
   11.“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放到卢进勇的手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2.“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这句中的“模糊”与“清晰”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3.读了选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
   
   (三)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化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椒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以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连长要给炊事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知道了,他们推举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昨天他还发高烧,要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他。我望着他消瘦的面孔,不禁想起许多往事来。
   我们是邻居。他没有一个亲人,是孤单单的穷汉子。后来我人家乡来了红军,他就参加了革命。那时我还在家里,他常跑来找我:“老谢,你还不参加红军?蒋介石骑在我们头上拉屎,三天两头‘围剿’、进攻,你能咽下这口气?”由于他的宣传影响,我才参加了革命。长征路上,他最辛苦。行军时,几十斤的担子挑肩上,从不让别人换;宿营时,总是要别人休息,把活儿抢过去自己干。他瘦得皮包骨,大家劝他多注意身体,可是他总是说:“没关系,我又能吃又能睡,累不倒。”他对战士们非常关心,就是在连续行军的情况下,也千方百计想法改善生活。打土豪分到了腌鱼、腊肉,自己从来舍不得尝一尝,全部留给战士们。因此,战士们一提到他,总是非常自豪地说:“有我们的钱班长在,就别愁饿肚子。”
   我正想着,班长又在旁边催促我:“老谢,你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就行了。”他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去过去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社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第二天,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围剿(  ) ②腌鱼(  ) ③宿营(  )
   1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16.选文第二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7.选文第五段为什么穿插了对老铁过去经历的回忆?(3分)
   
   18.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分)
   
   19.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最打动你的心?说说你的感想。(3分)
   
   20、片断写作练习:(40分)
   指挥员跳下马来,向毛泽东报告说,叶剑英率部走出草地,攻占班佑,并送来了慰问品,毛泽东分外激动,叫大家快起来吃饭。整个草地沸腾了。
   请你写一段场景描写,表现出当时“沸腾”的场面。
   
   
   《〈长征〉节选》答案
   1.A 2.①对自己眼花栽倒感到十分无奈,内心产生了一丝凄凉。②写出了彭德怀忍痛枪杀自己战马后难过的心情。③指刘少奇因难走及少食等原因走路艰难摇摇晃晃。 3.⑴毅然(2)猝然(3)依然(4)愕然 4.因为中国在这之前的文人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更不用说和百姓一起闹革命,经历过草地、爬雪山这样的艰难。文人走出狭窄的天地,所以是创举,也是骄傲。(意近即可) 5.略 6.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7.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8.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意近即可) 9.一方面是因为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体力衰竭,没有更多的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无名战士交出火柴时的认真、庄重。因为这是他牺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10.无名战士的“明白”是要卢进勇明白他死前这一庄重的托付,要一根不少地把火柴交给党。卢进勇的“明白”表明他想到有了火柴可以生火,这个战友的生命有救了。 11.比喻。写出了无名战士转交火柴时的庄重态度。 12.不矛盾。“模糊”是因为眼眶里满是泪水,因而看一切都是雾蒙蒙的;“清晰”是无名战士的不朽精神,这在卢进勇心中是十分清晰的。 13.略 14.略 15.选文通过几件炊事班的平凡而动人的事迹,揭示了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 16.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草地恶劣的天气,行军的艰难,从而突出人物不怕艰难的光辉形象。 17.补充交待的情节使我们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了老钱的形象,为突出下面人物的精神作铺垫。 18.语言朴实无华,似乎在与人交谈似的讲述了炊事班的感人事迹。 19.略 20.略

    
相关资料

  《长征》节选学案4
  《长征》节选教案6
  《长征》节选教学反思
  《长征》节选导学案3
  《长征》节选学案
  《长征》节选ppt课件(22页)
  《长征》节选ppt课件6
  《长征》flv视频素材
  《长征》节选ppt课件5
  《长征》节选导学案
  《长征》节选《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中心思想
  《长征》节选语段训练
  《长征》节选课堂实录
  《长征》节选表格式教案
  《长征》节选·教案5
  《长征》节选ppt课件4
  王朝柱《长征》节选ppt课件3
  王朝柱《长征》节选原文阅读
  《长征》节选·说课稿
  《长征》节选·教学设计4
  《长征》节选ppt课件2
  《长征》节选·教案3
  《长征》节选·检测与评价
  《长征》节选·同步练习
  《长征》节选·同步训练
  《长征》节选·综合能力测试题
  《长征》节选学习要点
  《长征》节选教案2
  《长征》节选ppt课件1
  《长征》节选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