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生命之线》教案3

《生命之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中插叙的效果。
3、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收集有关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二、引出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的形、音、义。
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四、提出突破口:本次爬山中,作者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刻画了马尔和我怎样的不同表现?为什么要不时插入我的心理活动与第一次的登山经历?
          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用旁批的形式分析在书上。四人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 注: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故要跟学生举例讲清楚何谓“白描”。)
五、延伸突破口:结合全文及第15节,理解“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生命之线”有两层意义:1、连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是物质之“线”;登山任保定的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信念,是“精神”之线。
六、能力迁移
    生活中到处有着这样的“生命之线”,试从生活和阅读材料中找出类似的例证。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相关资料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4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2
  《生命之线》评课稿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生命之线》练习题
  《生命之线》ppt课件2
  《生命之线》读后感
  《生命之线》ppt课件1
  《生命之线》教案2
  《生命之线》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