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我心归去》教案4

我心归去 
横林中学高一语文组 杨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2、 体会作者把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适时加以评点,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 
2. 合作与探究,交换评点,讨论文中富含哲理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的人文内涵,激发为故乡富强而勤奋学习的激情。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学习方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准备有关故乡的诗文 
2 你对故乡是怎样理解的? 
3 搜集有关韩少功的资料 
4 阅读课文,在对话栏内写下心得。 
(怎样写评点?可以就内容、情感、手法写,也可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 学生背诵有关思乡的诗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故乡是可大可小的。到了县城,家乡是一个村庄,是村头的千年香樟,是一味熟悉的菜肴香气。到了省城,家乡是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是淹城的一处古迹。到了国外,家乡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美丽的汉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少功笔下的家乡,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解题 
心归去会让你想到什么? 
归哪儿?教师明确:归乡 作者写思乡的文字(5——9)节 
为什么会归去? 教师明确  (1——4)写在法国的生活孤寂空虚。 
2、  研读文本 
法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很发达的地方,是这样吗?作者是不是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感觉呢?——(第一节)法国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进一步讲(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可是作者的故乡又是什么样子呢?——(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板书: 


他                
乡 








可是身在法国是什么心情呢?——(第二、三节)冷清难耐,空虚、无聊、孤独、令人发疯。 
对家乡又是什么心情呢?——(第五—九节)想念、惦念、引人回望,触景生情。 
写作特点:1、对比 
          2、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1)、对吊灯的研究。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补充资料: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鲁迅《社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 
学生举例。 
(2)、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 
真实的细节才能使事物事件有血有肉。 
说说你心中的故乡。家乡的存在,使时间获得了可以捉摸、可以保存、可以复活的形态。 
(学生活动回答) 
老师总结:家乡是鞭炮的硝烟,是青葱碧绿的田野,是清澈见底的秋水。拖着鼻涕的孩子,爬树,掏鸟窝。……那里未必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但铺满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3、中国有句古话:好男儿志在四方。泰戈尔又说:“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远方对我们来说应该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作者说:“异国的旅游风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作者明明对故乡很失望,但为什么身在法国“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学生从第7节第8节中找原句做答案,并讨论为什么是这些句子。 
(1)、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故乡的美中含悲 
自己的生命与故乡融为一体,自己的喜怒哀乐甘苦荣辱都与故乡丝丝相连,所以这付出的“悲”才会使人留恋,与这“悲”水乳交融的地方,才会更使人留恋,故乡因留恋而美。 

(2)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血:为家乡的贫瘠脏乱而痛苦的心情。 
泪:对家乡的热爱和无尽的思念。 
汗水:为家乡改变面貌而付出的艰辛的劳动。 

(3)、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滴血”的“失望”其实蕴涵着作者对故乡最深沉的爱,如此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神(赶车谣)的创造。 
补充资料: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4、主题升华:人与故乡是怎样一种关系? 
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人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友情提示: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可是今天,“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无论是以开发的借口还是以城市化的名义。我们只能在故土上想象故土,只能在家园里怀念家园。那么,不妨在投奔那个面目全非之地的时候,用残留的乡愁酿一坛酒,让自己发出醉后的呓语吧: 

教学反思:由于兼顾到公开课的完整性,课堂上给学生的思考余地太少了。很多问题在学生还未思考成熟时即让他们回答了。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完全体现。比如细节描写的举例,比如对故乡的描述。甚至让学生动笔写下来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这样更能深入理解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并且有个实践的过程。和第一次在8班上的过程比,第二课在14班上的时候,更注重了条理性。把写作特点更集中地归纳到了一处,并板书到了黑板上。举例也更丰富。 
 

    
相关资料

  《我心归去》ppt课件(32页)
  《长安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心归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我心归去》练习题
  《我心归去》mp3音频朗读
  《我心归去》说课稿2
  《我心归去》ppt课件(17页)2
  《我心归去》复习ppt课件(9页)
  《我心归去》听课有感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2
  《我心归去》ppt课件(17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4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9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2页)
  《我心归去》导学案
  《我心归去》教学案
  《我心归去》说课稿
  《我心归去》ppt课件7
  《我心归去》教案9
  《我心归去》ppt课件6
  《我心归去》ppt课件5
  《想北平》《我心归去》同步练习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
  《我心归去》练习
  《我心归去》阅读练习
  韩少功《我心归去》课文阅读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8
  《我心归去》教案7
  《我心归去》教案6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