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三年级下 >>课文练习 >>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同步练习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基础练习
  1.作者阐释的修辞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修辞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提出的选择修辞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选择修辞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举出几个著名文学家积累语言材料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到这里,就自然要联系到选择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进行修辞的另一个标准。那就是:修辞要有时代性,有进步性。语言有一个很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古到今,语言是一步一步地发展过来的。语言材料有不少是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的,也有不少是逐渐产生的一些新资料,所以,它既有历史的连贯性,又有不同时代的时代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是一种社交活动。那么,它不能不受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然而语言又是一个全民族的交际工具,它不像社会变革那么剧烈。所以,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它既有某些共同性的东西,又有不同社会的一些不同风习、特点的反映。因此,选择语言材料,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又叫选择得不够好,或者不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既有要求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学习修辞,不能完全没有时代观点,不能完全没有社会观点,静止地讲,说某种修辞方法好,不考虑时代和社会的因素,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我们今天的社会对于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求准确性,也就是要求实事求是,要求朴实。当然也要求有表现力。然而,必须明确,表现力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存在的,失去了准确性,谈不到表现力。假话、大话、空话无论装饰得多么好,因为它是不准确的,所以它是缺乏表现力的,是我们不仅不提倡,并且反对的。一提到学习修辞,往往引起联想,就是怎么把话讲得漂亮一些,怎么把文章写得漂亮一些。我们不反对说话说得漂亮些,文章写得漂亮一些。美,优美,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必须首先记住,只有在实事求是、准确、严密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漂亮的话,当我们学习修辞的时候,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此外,现代化要求一切讲究速度,讲究效率。说话,写文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提倡简洁,明快。像“推敲”的故事,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名句,作为认真仔细、一字不苟的写作态度,说明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取得成就的,讲讲未尝不好。但是,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需要的是既严肃而又敏捷的态度和能力。为一个字琢磨好半天,以至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功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以认为是修辞有时代性的一个方面。
  (1)对本段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时代性和社会性是修辞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B.修辞中所选择的材料,若能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习俗和特点,就是好的修辞。
  C.语言材料将随社会的变迁而产生重大的变革。
  D.实事求是是现代社会里运用语言的首要条件。
  (2)结合目前“美女作家”、“儿童作家”不断出现的现象,谈谈对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最后要说到,修辞既是一个选择过程,那么,只有我们对于语言知道得多,在我们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很贫乏,总共就知道那么一点点,就会那么一点点,还说得上什么选择呢?要达到基本上准确都很困难,因为语言材料不够多,表现力就更谈不上了。所以,通过广泛阅读优秀的读物,平时从各个渠道留心生活里的那些优美的有用的语言材料,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语言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头脑里有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能从这个宝库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材料。因此,学习修辞,先决的条件是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不这样,谈不到修辞能力。所以,仅仅把修辞看成为一种技巧或技术是不够的。丰富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事情,它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在这样的基础上,语言会逐渐地丰富起来。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学习一点修辞知识,这时修辞知识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起来。
  (1)结合你最近读过的作品,谈谈对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学习修辞的先决条件是丰富自己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画 虎
              朱 湘
  “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类鹜。”自从这两句话一说出口,中国人便一天比一天没出息了。
  谁会想到这两句话是南征交趾的马援说的。听他说这话的侄儿,如若明白道理,一定会反问:“伯伯,你老人家当初南征交趾的时候,可曾这样想过,征交趾如若不成功,那样要送命,不如作一篇《南征赋》罢。因为《南征赋》作不成,终究留得一条性命。”
  这两句话为后人奉作至宝。单就文学来讲,一班胆小如鼠的老前辈便是这样警劝后生:学老杜罢,学老杜罢,千万不要学李太白。因为老杜学不成,你至少还有个架子;学不成李白的时候,你简直一无所有了。这学的风气一盛,李杜便从此不再出现于中国诗坛之上了。所有的只是一些杜的架子或一些李的架子。试问这些行尸走肉的架子,这些骷髅,它们有什么用?光天化日之下, 让这些古怪物来显形, 一无所有反而好些。因为人真知道了无,才能创造有;拥着伪有的时候,决无创作真有之望。
  画不成的老虎,真像狗;刻不成的鸿鹄,真像鹜吗?不然,不然。成功了便是虎同鹄,不成功时便都是怪物。
  成功又分两种:一种是画匠的成功,一种是画家的成功。画匠只能模拟虎与鹄的形色,求到一个像罢了。画家他深知创形的秘密,发现这形后面有一个什么神,发号施令,在陆地则赋形为劲悍的肢体、巨丽的皮革,在天空则赋形为剽疾的翮翼、润泽的羽毛,他然后以形与色为血肉毛骨,纳入那神,转成他自己的虎鹄。
  拿物质文明来说,研究人类科学的人若只能亦步亦趋,最多也不过贩进一些西洋的政治学、经济学,既不合时宜,又常多短缺。实用物质科学的人如若只知萧规曹随,最多也不过摹成一些欧式的工厂商店,重演出悲剧,肥寡不肥众。日本便是这样:它古代摹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有了它的文字、美术;近代摹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有了它的社会实业;它只是国家中的画匠。我们这有几千年物质文化的国家不该如此。我们应该贯进物质文化的内心,搜出各根底原理,观察它们是怎样配合的,怎样变化的,再追求这些原理之中有哪些应当铲除的,此外还有些什么原理应当加入,然后淘汰扩张,重新交配,重新演化,以造成东方的物质文化
  东方的画师啊,麒麟死了,狮子睡了,你还不应该拿起那枝当时伏羲画八卦的笔来,在朝阳的丹凤声中,点了睛,让困在壁间的龙腾越上苍天吗?
< align=right>  (朱湘(1904-1933)中国现代诗人。本文有删节。)
  1.“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成类鹜”这两句话的比喻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开首引用“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成类鹜”这两句话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提出文章中心,表明作者是的观点。  B.文代写作背景,说明与《南征赋》的关系。
  C.激发读者兴趣,增添文章的风采。    D.引出文本话题,确定议论的线索。
  3.“这学的风气一盛,李杜便是从此不再出现于中国诗坛上了”,对这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学的风气一盛,李白、杜甫的诗从此不再被中国诗坛重视了。
  B.这学的风气一盛,中国诗坛上不再可能出现李白、杜甫这样杰出的诗人了。
  C.这学的风气一盛,人们从此不再学习李白与杜甫的诗了。
  D.这学的风气一盛,中国诗坛上从此不再有李白、杜甫的地位了。
  4.填入第三自然段(a)(b)处恰当的虚词是(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5自然段中“画匠的成功”与“画家的成功”有什么区别?
  答:画匠的成功在于□□□□□。  画家的成功在于□□□□□。
  6.第6自然段画线部分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常说的对待外国文化应有的态度:□□□□□□□□□。
  7.本文末段的表达技巧很有特色。对这些特色概括不当的两项是( )
  A.想像奇特   B.比喻贴切  C.感情浓烈  D.形象鲜明   E.文字优美  F.记叙生动
  8.这篇文章的结构,从画虎起笔到□□收尾,中间从□□□□和□□□□两大方面展开生动形象的议论。
  9.本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作者认为,修辞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选择语言材料的工作过程。
  2.准确,富有表现力  修辞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3.丰富的语言积累
  4.福楼拜莎士比亚等
综合练习
  1.(1)C
   (2)注:美女作家,以棉棉、卫惠为首的当代女性作家  儿童作家,指蒋方洲等小朋友。2.(1)提示:可以结合网络文学的语言来谈。  
   (2)因为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没有丰富的语言库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没有修辞。库藏越丰富,选择余地就越大。
拓展练习
  1.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2.D 本题考查两句古语的作用。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引用这两句话,意在阐释对它的不同理解,所以只是一个话题。
  3.B “李杜”显然是用其比喻义,指像李杜那样有杰出成就的诗人。
  4.与其 不如  5.只求形似 形神兼备  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C F  8.画龙 文学艺术 物质文明  
9.反对盲目模仿,提倡大胆创新,振兴中华。
 

    
相关资料

  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原文阅读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mp3音频朗读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ppt课件3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习题精选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自测练习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案3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案2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ppt课件2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ppt课件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案设计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