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作文中心 >>中考满分作文 >>浙江省 >>

2007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优秀作文品析

2007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优秀作文品析

惜?!2007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优秀作文品析  
 
作者:金戈    文章来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写作(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

  【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温州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考)作文遵循这样的思路,无论是“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还是“把心儿打开”,以及今年的“惜”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自然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心灵世界,召唤一种美好情感的绽放,让心灵“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召唤他们从逼仄的生活空间走出来,从封闭的自我世界走出来,去拥抱人生,感悟真情。

  命题作文“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罗列各个义项,如“爱惜、可惜、吝惜”,并适当举例“惜别、惜阴、惜老怜贫、惜墨如金、惜福”。要求学生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

  这样的作文考查有一定的突破,首先是形式、内容都比较新颖,将词语释义与写作有机整合,赋予作文考查以新的生命。

  其次在选材上有助于学生拓展空间,同时在写作角度上给学生以启发,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惜什么?哪些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在渐渐失去渐渐得到的过程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与感悟!刻骨铭心的情感涟漪,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如果我们将目光再投射得远一些,我们的思想不得不变得深邃——日渐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行进中消逝的历史文化,还有渐行渐远的素朴的情感道德……都变成了压在我们心头,让我们生疼的“惜”石。

  再次是试卷中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使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拥有爱的源泉》论述父母、朋友、师长等给予我们的恩情,需要我们感恩与回报,《乡村的泥土》讲述人与土地的关系,饱含着一种深情与眷恋。这与作文题目“惜”形成一种深层的呼应:在我们走过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友情值得珍惜与回忆,有太多的师恩、亲情需要珍惜与回报;还有大自然大度地把阳光、空气、水、泥土赐给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珍惜与感悟。人只能去热爱,去歌唱,去进行美好的创造和劳动,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头,沉思无限时间和空间向我们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睡眠……我们必须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才能拥有一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

  最后就是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准确而丰富地释义,启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作文题目要作准确解释,强化学生的解题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这就要求学生真正理解“真情实感”四个字的真谛,记叙文可写身边的感动过你内心的人与事,抒情散文、议论文也要做到“真情实感”——只要是关乎你心灵的,关乎你特别的感受的,就是从你的心底里流出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写作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首先要做到语言的流畅,用词的准确,进一步是语言的简洁、生动,更进一步是语言富有情韵,蕴含思辨与才情。其中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中考作文(才600字)能否做到语言简洁,是作文成功与否的一道分水岭。成功的考场作文,语言必须简洁,唯有简洁内容才充实,行文才能清晰而又耐人寻味。

  惜(60分)

  市区考生

  静静地叩开久掩不开的柴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恣意地流淌。我在城市的桎梏下仓皇出逃,寻找到这样一方净地让我伤古,惜古,时间让这些东西留下来,而我在这里静静地追悔,静静地感伤。

  漫步在这条小巷之中,一排排灰黑色的砖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中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根还有几簇新生之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有时间留下的沧桑。巷弄里的胡琴正在如《倾城之恋》中那样“咿咿呀呀”地响。那已脱落油漆的门后,竟是一簇簇繁茂的花草,那油亮的绿啊,你又在惜叹什么?是一种怀念吧。门后的老者拿着蒲扇安静地坐着,这安详,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觉得,时间流淌了几千年,而这些东西沉淀下来永不褪色,让你去留恋去珍惜它苍老的容颜,让你放下脚步,舍不得走完那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尽头,是闹市。

  惜,是一种凝视。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凝视这些沧桑之物是如何打开我们心中尘封已久的情愫,在每个人心底掀起层层涟漪。惜,痛惜,惜别这些唤起文化、唤起灵魂的安静。

  惜,是一种回归。信步走入小巷,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生命最初的快乐,回归到这些熔铸在族人血液里的文化,回归到“年华似水匆匆一瞥”的安宁。因为怀念,所以回归,惜,爱惜,爱惜这份难得的,远古的回忆与安详。

  我的思绪戛然而止,只有胸前的玉让我感受这一切的余温。小巷的胡琴还是咿咿呀呀地响,却不经意间发现爬山虎在这一夏爬满了老墙。或许,古老的臆想与年轻的张力,渴望发展的心就是如此矛盾吧,就像这爬山虎和老墙相依相偎,轮回如涓涓流水永不停息。爬山虎长了又落,落了再长,而老墙依旧。

  听说又要旧城改造了。而小巷中的一切像不可名状之香气,勾起我的惜古情结。惜,惜古,这正是一种热爱和回归啊!

  点评

  初读瞬间,眼前的文字,有些婉约有些缠绵地流入眼帘,窜向你的心灵。你无法拒绝这样的文字,是因为“渲染”:小巷温馨与宁静的不断铺展,“黑色的砖墙,泛黄的瓦片,墙根的小草;如泣如诉的胡琴,脱落油漆的门,拿着的蒲扇老者”,其景其情,缓缓勾勒,却一一细腻。

  那份感伤和留恋的反复渲染,那份痛惜和热爱的感情交织,让思想在淡淡的惜古情结中升华开来: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

  温州市实验中学 叶明文

  惜(59分)

  市区考生

  我站在滕王阁里,七月的南昌竟下起了雨,阁外的长江和着雨声,如唱,如泣,如吟?那雨声缠绵着我的思绪,那思绪里有着千古才子王勃的身影,更夹杂着我的爱惜、惋惜和遗憾。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顺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一路上风餐露宿。当张灯结彩的滕王阁映入眼帘时,他将他的愁苦,他的愤懑,他的怀才不遇,连同那满腹的经纶,一并揉入了《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里,又饱含了他多少心酸。“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里又有多少南昌的清山秀水。我读着吟着,深深地爱惜着,那篇华美的《滕王阁序》,道尽了南昌故郡里的美景,诉尽了王勃心中的抑郁,扬名了滕王阁,照耀了多少代的文坛!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这滕王阁里的热闹繁华本该与他无关,阎都督为了女婿扬名而开办的一场盛宴,本是让他拿笔推谦的,他却铺纸研墨,挥毫泼墨间洋洋洒洒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在座的人们惊异了,而后惋惜了,十四小儿被荐入沛王府,而就为了区区一纸的“斗鸡赋”,心胸坦荡而又才华横溢的他成了官场的牺牲品。惋惜,惋惜,除了惋惜,人们真的无言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该不属于他的繁华成就了一代才子王勃,当滕王阁一幕成为远景时,他无忧地继续着他的行程。

  可是——

  每一个爱才的人遗憾了,还未折柳相赠,还未道一声珍重,还未依依惜别呢……遗憾了,却也无用了。我更愿意是龙王召他作了女婿,那天的长江是否也如今天一般如唱,如泣,如吟?

  吟那首《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涛声呢喃,传诵至今,只是再没有王勃你那清瘦的身影,年轻而骄傲的眼眸了。

  我站在滕王阁里,轻轻叹惜一声:千年的风雨里,王勃,你还好吗?

  点评

  一个角度切入:从滕王阁这个背景来观照诗人的生命历程,令人怆然。

  几条线索交融:第一条线索是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经历,展现人物忧伤的生命历程,凭吊诗人,激荡读者的心胸;另一条线索是诗,用诗句分割不同的场景,让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找到融合点;第三条是情感线索,对诗人怀才不遇的怜惜、爱惜、叹惜,用浓郁的笔墨渲染出来,历史的涛声是一声叹!

  建议:诗人短暂的一生,其中“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应该是感情的交汇点;诗人的精神历程,可以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

  温州市实验中学 叶明文

  惜(59分)

  市区考生

  看不厌,看不厌天边的火烧云和熟透的红高粱相融成一片。看不厌,看不厌饱满的麦穗低着谦逊的头颅,又不时地在风中舞起金浪。看不厌,看不厌落叶满天。

  我爱秋。也许是因为生在秋日,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秋乃四季之最。春的百花,夏的凉风,冬的飞雪,我爱大自然所赐予的每一样美好的事物。但对它们的喜爱远不及我对秋的如痴如醉。

  我爱秋。在那些个落叶缤纷的日子里,我会带着相机上山,照下我的至爱,爱惜地放进我的相册。

  风骋过,有叶轻轻飘落。叶落,是风的执着,还是树的不挽留?亦或是叶对大地的一片赤诚。看那褪尽了绿的叶面仍显耀着分明的脉搏。无数次,我的心为之悸动。而今呢,原本不多的行道树,只是零星地撒着黄叶,远没有了过去的纷纷扬扬。仅存落叶在柏油路面上被过往的车辆熏得发黑。人们开始从暖气降价的小广告上得知秋的到来,不再是从那满天的落叶里知秋。

  我惋惜。

  记忆中的落叶满天时,有年迈的恋人携手并肩,共同漫步在叶落的小巷,回味着几十年前初次牵手的落叶之秋。更有孩子在公园的树下嬉戏,沙沙地踩着树影的斑驳……

  根,可以穿过最微小的石缝,扎向最深的土层,但如今也只能在钢筋水泥面前驻足。一棵树从破土而出到秋来撒叶需要多少个四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条条马路早已翻山越岭。“又是一幢高楼拔地而起!”这是赞美,还是人类的自责?

  我痛惜。

  但我相信一切还来得及。

  现在开始吧,人类应弥补对自然的挥霍。在春不再有百花,夏不再有凉风,冬不再有飞雪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

  现在开始吧,让我们把这份对自然的痛惜深刻在心底,用我们的力量去保护自然。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再次见到秋叶满天。

  点评

  古人“落叶而悲秋”,作者“落叶而惜秋”,敏感的他(她)能在“落叶”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用参差变化、富有韵律的语言极写秋日之美,将它“珍惜地放入相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爱在深秋”的浪漫画卷。但这只是为下文的“惜在深秋”张本,因为“爱”,所以“惜”,多么巧妙的构思。文明日益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怎容得了“碧云天,黄叶地”的诗意境界?真是令人惋惜,令人痛惜!细细读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嘤嘤鸟鸣,潇潇雨声,沙沙黄叶,纷纷飘雪,鲜明而又美丽的四季,你在哪里?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张寰宇

  惜(58分)

  市区考生

  我在西餐厅里张望,很快就看见了一张幸福微笑唤我名字的脸。“在这里!这里。”母亲伸手招我过去。

  坐定,听母亲絮絮叨叨,大意就是你怎么又瘦了这么多,最近过得好不好,成绩如何,会不会有压力……诸如此类。

  我尽力牵动脸上肌肉让自己笑得十分愉快自然,对她说:“先点菜。”

  母亲恍然大悟,赶紧去点菜。一边点一边问我要不要多要些什么,嗓门很大,我十分尴尬地连声说不用。

  气氛渐渐变得自然起来。我开始慢慢有条理地与她交谈,谈到未来时我忍不住高兴地滔滔不绝起来,要一个人住,不结婚,旅行还有工作……说得这样开心,我忽然止住了,因为母亲的眼里流下泪来。

  “头发弄到眼睛了。”母亲流着泪笑,望着她发红的眼睛,我心里忽然有些难过。

  母亲在我6岁时就丢下我和父亲离去,我不想说她带来的不快,但与她见面时心中却隐隐有憎恨。毕竟她就这样丢下我,让我很长时间都曾怀疑她根本就不爱我。

  可是……可是当看她落泪时我忽然明白,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真正悲哀的是孤身一人的她吧?没有丈夫孩子,见面也是少之又少,对彼此的了解甚至不及班里不太熟识的同学。

  忽然间想拥她入怀,珍惜所有相处的一点一滴。

  她已经老了。四十出头的女人是否还可能找到终生的伴侣?更何况她已不能生育。

  她对我并不坏,殷切和关心以及长久不在而造成的不知所措我都能看到,但我从来都认为那是她欠我的,从来不曾想过珍惜。

  珍惜……看她用纸巾擦眼泪的时候我继续滔滔不绝。

  母亲啊,以后一起住一起旅行好不好?

  母亲啊,你是不是也过得很好没有压力?

  ……

  母亲啊,我爱你。

  所以我在心里悄悄承诺,要珍惜与你在一起的每一瞬间。

  把它们都铭刻在心底。

  点评

  爱在细处,文中母亲的“微笑”、“絮叨”、“大嗓门”里尽是对“我”的爱,作者很敏锐地察觉了,细腻地刻画了;痛在深处,“我”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看到了母亲背后的孤苦人生,母爱因此而显得深沉,文章也因此而特别感人。

  平实之中不乏精彩,简练之中更添细腻,“忽然止住了”、“忽然有些难过”、“忽然明白”、“忽然间想拥她入怀”,四处“忽然”的心理转变显得那么真切,那么自然。不再是怀疑,而是明白;不再是憎恨,而是珍惜;不仅是珍惜,更是要铭刻!篇末的点题升华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张寰宇

    
相关资料

  2022年浙江省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图片版)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图片版)
  2022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2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图片版)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七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年杭州市第二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二模试卷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浙江省东阳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2022年杭州市拱墅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2022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杭州市余杭区中考一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杭州市富阳区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