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上海市 >>

2008年上海市十校(高三)联合测试语文试卷

2008年上海市十校(高三)联合测试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1)“景观”(landscape)一词,建筑师和地理学家都曾使用。在地理界,是德国人首先使用了这个词,表示地上所见到的一切,表意很广,一度成了“地理”一词的代名词。在英语国家,美国的索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体系时,强调了景观的文化的一面,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索尔说,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的支配下,在其长期所活动的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文化地理就是要鉴别与区分不同的文化区域,探索文化历史,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尤其要研究自然景观是怎样向文化景观转化的。在此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文化景观概念的强调,意义在于大地不仅仅被看作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舞台,而也是人类的“塑造”对象。而人类在对大地表面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趋向。也就是说,人们既有利用大地为自己服务的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上海市虹口区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上海市2008届七校联考高三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
  上海市嘉定区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测试卷(2008.1)
  2007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长宁区高三语文期终抽测试卷
  上海市十二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上海市杨浦区2008年1月份高三语文测试题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0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0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2007年上海市十校(高三)联合测试
  200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
  2005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
  200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
  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06年上海市部分区县高三语文调研测试卷
  上海市金山区200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模拟考试
  2006年上海市虹口区语文学科高考练习题
  200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考
  上海市宝山区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测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6年高考预测语文试卷
  2005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学期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上海市杨浦区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测试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