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单元练习 >>

粤教版必修一单元第二单元练习试卷


新课标语文必修1(广东版)考试题 
[说明]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分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否则判零分;第二卷为主观题,共7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卷纸上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30分,每题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 
1、    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项: 
A  绰chuò号        钟灵毓yù秀       颠簸bǒ       戕qiāng灭  
B  聒guō噪          戏谑xuè          恫吓hè       诘jié难 
C  璀璨cuǐcàn       窒zhì息          攘袂mèi      桎梏gù 
D  云翳yì           回溯shuò         坍圮tānpǐ     熨yù贴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 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得统一的。 
C 他从报纸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C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 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6、    下列句子中,有两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应填入的项是: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     。墓四周古柏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        ,即陷害岳飞的臭名昭著的奸佞秦桧夫妇等人。 
A  依山面湖      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 
B  依山面湖      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C  山浓水黛      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D  山浓水黛      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 
二、现代文文段阅读(8分)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一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式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诣趣。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鸟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生动地表现了山景的幽美。 
C、    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景致的无限热爱之情。 
D、    表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 
8、    联系全段看,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回答”是什么?选择理解正确的一项: 
A、    相看不厌,相伴愉悦。 
B、    因为“我”喜爱山,山接纳“我”。 
C、    喜欢这里的鸟雀。 
D、    这种无声的回答是一种特别的诣趣。 
9、    对“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两个句子含义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暗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山居生活的乐趣。 
B、    我眼里的山就像看透世间变化的高僧一样,只静观而不语,有一种超然的神韵;空谷回音,妙趣天然,“村女”之喻极为形象贴切。 
C、    “我成了山人”,远离了俗世的纷扰,所以我眼里的山也就像看透世间变化的高僧一样,只静观而不语,有一种超然的神韵;山谷回音,本质天然,山居生活充满了野趣。 
D、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暗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山居生活的野趣。 
10、    从全段来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表达技巧上看,本文段主要采用了衬托法。 
B、    从意境的角度来分析,这里所表现的意境与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相同。 
C、    从内容上看,本文段写了山的静谧。 
D、    从语言特点上看,朴素自然是最大的特色。 
三、文言文段阅读(12分)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C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A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B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C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D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13、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乃太区区    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B  伏惟启阿母    启:  启禀,告诉。 
C  会不相从许    相:  副词,偏指一方,这里可以理解为“你”的意思。 
D  不足迎后人    后人:焦家的后代。 
14、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下心意”句中的“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D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15、下列对原文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卿为挽留兰芝而向母求情,留下兰芝;但遭到拒绝。 
B  焦母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由,要仲卿立即休妻。 
C  仲卿无可柰何,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暂住,但仍盼望日后夫妻能再次团聚。 
D  刘兰芝深知眼前虽被婆婆休弃,还有可能重回。 
第II卷 
四、(10分) 
16、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翻译: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翻译:                                                                        
17、据原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匪女之为美,                。 
(2)                 ,不思其反。 
(3)惟草木之零落兮,                          。 
(4)慨当以慷,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第18题(3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8.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9、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1分) 
“世事的云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请分别找出来。(2分) 
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    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    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    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    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    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六、语言表达(8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内容合理,句式协调。(2分)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②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答:①                                                                      
②                                                                      
24.以“我们重视文学教育”为开头,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前后内容衔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改变原意。(3分) 
文学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视。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我们不是要求学生人人成为文学家,而是要求人人接受文学教育。 
我们重视文学教育,                                                           
                                                                                 
                                                                                 
25、仿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意思要完整,每句字数不一定要与原句相同。(3分) 
例句:我是根,                        仿句: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生活中,人人们总想去远方旅行,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个梦想,一种探求,一股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近是现实,远是诗”,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散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主立意;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800字。 


语文必修1第一卷答案 
一、1  D    2  C    3  D      4  D     5  B      6  B 
二、7  D    8  A    9  C      10  D 
三、11  D   12  D     13  D   14  C   15  D 
第二卷答案 
四、 
16、(4分)(1)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2)关在笼中的鸟怀想往日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潭。 
17、(3分) 
(1)    美人之贻 
(2)    信誓旦旦 
(3)    恐美人之迟暮 
(4)    忧思难忘 
18、(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五、(12分) 
19、(1分)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辛酸 
20、(6分)①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 
②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 
③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 
21、(1)(2分)上文:又是一年春柳绿。 
下一段: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个陌生的格局。 
   (2)(1分)承上启下 
22、(2分)B、E 
六、(8分) 
23、(2分)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 或 他那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24、(3分) 
我们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人人成为文学家,而是要求人人接受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视。(或 文学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却时常被忽视。) 
25、(3分)例如: 
我是溪水, 
不知疲倦地在河床 
潺潺地流淌, 
向前,向前…… 
我坚信 
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相关资料

  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语文练习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语文练习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语文练习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语文练习试卷(2份)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粤教版高一级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粤教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试卷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诗歌默写试卷
  金禧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级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文言诗歌单元练习题
  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练习题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练习测试卷
  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文练习(全)
  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粤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粤教版高中第一册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案(莞城一中)
  粤教版高中第一册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