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细柳营》说课稿

《细柳营》说课稿 

刘爱萍 
一、说教材 
《细柳营》是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六单元是一个文言文单元,它是这样编排的: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1、细柳营                                                              司马迁 
22、古文二则                                                            司马光 
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23、公输                                                                《墨子》 
24、诗词五首 
      采薇                                                             《诗经》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送别                                                              无名氏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前四篇课文分别出自《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墨子》。它们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著作,同时又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作为语文教材,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它们的文学价值。因此,教学这几篇课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应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细柳营》出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在实录历史的同时,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教学本文的重点就落在了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上。除此之外,《史记》是秦汉时期的作品,距离现在2000多年,词语的使用、语言的表达都与现代有较大的距离。课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一些语句的疏通,就成为教学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教师教学用书中本单元的设置意图这样写道: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掌握古汉语,而且要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另外,《细柳营》一课的教学建议建议教师:1、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较难的字词。2、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很有特色,也很成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等写作方法的作用。3、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加深了解和认识。 
单元设置和《细柳营》一课的教学建议也都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了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上。 
根据以上的分析,为本课的教学确定如下目标:1、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2、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此文后受到的启发。 
二、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2、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此文后受到的启发。其中“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课文《细柳营》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较多,加之涉及较多的古代礼仪,疏通文意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传记类文学作品,重点是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因此,“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应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前两个侧重于古文、文章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后一个侧重于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提高和价值观的提升。三个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呈递进式逐步深入,在运用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完成一次质的飞跃。 
完成本课教学的三个目标预计两课时,后两个目标计划在第二课时完成。 
三、说方法 
实施教学目标“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试读、试译,在试的基础上,老师采用点拨式教学予以点拨。课文中“将∕以下骑∕送迎”、“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两句的停顿,“锐、袭、虏”等词的含义及用法,还有一些表示礼仪的词语,如“持节、按辔徐行、式车、介胄不拜”等都需要老师点拨。 
教学目标“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和“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此文后受到的启发”的实施,采用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遇有疑难,老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启发。“结合生活实际”需启发学生把思考的方向指向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 
四、说学情 
本课中关于古代礼仪的知识是新知识,需要老师帮助。其他知识,如: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在以往的学习中均有接触,适当加以点拨即可。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曾不止一次学习过,适当引入,便可导出。学生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只要与之和周亚夫进行对照,认识自明。 
五、说教学过程 
    讲课选在第二课时,这一课要实施的教学目标是:2、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此文后受到的启发。这里仅就后两个目标的实施过程加以说明。 
实施后两个教学目标预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朗读课文。 
(二)、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 
这两个环节的目的是熟悉课文内容,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文帝是怎样评价霸上、棘门军和细柳营的将军的?他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周亚夫的言行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用了那些方法表现他的性格特点?3、找出文中描写文帝和周亚夫动作、神情的动词,加以品味,说说本文语言的特点。4、对照周亚夫,结合自己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想想今后应该怎样做。 
(四)、老师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讲解,加以组织,写在黑板上,学生完成笔记。 
    (三)、(四)环节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意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两步实施,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即环节(三)。之后的交流总结,即环节(四),是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也是为了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习惯和能力。环节(三)中问题“对照周亚夫,结合自己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想想今后应该怎样做”,目的在于借助周亚夫将军忠于职守的精神启发学生树立责任心和敬业的意识。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三道练习题,分别分给三个组,学生自主解答,组织答案,每组选一个学生回答,集体参与修正,取得统一意见后,笔记落实。 
此环节意在检查(三)、(四)环节的学习效果。 
(六)、总结 
1、总结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予以评价。 
意在帮助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也为了把本课所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学生的记忆袋,以备今后的学习。 
六、附《细柳营》课文及译文: 
课文: 
21、细柳营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一元年的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朝廷就任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河内守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的侵入。 
皇帝亲自到军营慰劳将士。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车马疾驰径直而入,将领用下马行跪拜礼的礼节迎接(送)皇帝。不久到细柳营去,细柳营的将士们个个身穿铠甲,手执利刃,拉满弓弩。皇帝的先行卫队来到营门口,营门紧闭,不能进入。先驱说:“皇帝将(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将军命令:‘军队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来到营门口,营门(依然)紧闭,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自己的符节传令给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将士。”亚夫将军见到皇帝的符节才下令打开军营的大门。守卫营门的将士对跟从皇帝的车骑将军说:“将军规定,军营里不能驱车疾行。”于是皇帝就命御者按住缰绳慢行。来到营内,将军亚夫手执兵器双手抱拳(对皇帝)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便)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拜见您。”皇帝被(他)感动,脸上带着感动的神情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让人向亚夫将军致意:“皇帝怀着敬意慰劳将军。”皇帝完成慰劳(将士)的礼节后离开军营。 
刚出营门,众臣都表示震惊。文帝说:“唉,我很赞赏啊,这才是真将军的作为呀!先前在霸上、棘门军营里,像儿戏罢了,那些将领们必会遭袭击而被俘获啊。至于亚夫,谁能够侵犯呢?”皇帝为此称赞了周将军很久。 
   
  
《细柳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刘爱萍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此文后受到的启发。 
二、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老师:点拨,启发。 
三、学情分析 
    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曾不止一次学习过,适当引入,便可导出。学生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只要与之和周亚夫进行对照,认识自明。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用现代语言讲述课文。 
(三)、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文帝是怎样评价霸上、棘门军和细柳营的将军的?他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周亚夫的言行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用了那些方法表现他的性格特点?3、找出文中描写文帝和周亚夫动作、神情的动词,加以品味,说说本文语言的特点。4、对照周亚夫,结合自己每日的学习、作息、生活,想想今后应该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组织答案。 
(四)、老师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讲解,加以组织,写在黑板上,学生完成笔记。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三道练习题,分别分给三个组,学生自主解答,组织答案,每组选一个学生回答,集体参与修正,取得统一意见后,笔记落实。 
(六)、总结 
1、总结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予以评价。 
五、附《细柳营》板书设计 
20、细柳营 
司马迁 
  
真将军矣                                   若儿戏耳 
军士吏被—锐—彀—持                      (松散)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直驰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直驰入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将以下骑送迎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  运用对比、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2、  文字简约,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还是有很多不妥之处。事隔一周,回想起来,如果再教此文,会这样处理:在熟读课文后,从司马迁对周亚夫(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的评价入手,说亚夫生平,说穰苴,说《孙子·九变》,说《礼记·少仪第十七》。再疏通课文,再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的语言。从方法和语言两方面看作者的语言功力,以此达到对学生语言运用的渗透和启发。 

    
相关资料

  《细柳营》《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细柳营》《李将军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细柳营》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细柳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细柳营》问答练习题
  《细柳营》阅读练习及答案
  《强项令》《细柳营》比较阅读练习
  《细柳营》字词句清单(学生卷)
  《细柳营》ppt课件(26页)
  《细柳营》ppt课件(14页)
  《细柳营》ppt课件(13页)
  《细柳营》mp4视频朗读(二)
  《细柳营》mp4视频朗读(一)
  《细柳营》教案6
  《细柳营》与《岳飞》比较阅读ppt课件
  《细柳营》问题学案
  《细柳营》历年中考题集
  《细柳营》mp3音频朗读
  《细柳营》ppt课件(27页)
  《细柳营》教案5
  《细柳营》复习练习题
  《细柳营》教学反思(2篇)
  《细柳营》ppt课件6
  《细柳营》导学案2
  《细柳营》ppt课件5
  《细柳营》导学案
  《细柳营》ppt课件4
  《细柳营》“将以下骑送迎”解读
  《细柳营》教学实录
  《细柳营》ppt课件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