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点评
平实中藏玄机
——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这也是一种 ”点评
泉州一中 黄伟明
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这也是一种 ”与2007年的命题作文“季节”及2008年的文字材料作文相比在命题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采用了半命题形式。在审题上没有设置太多的障碍,给考生发挥的余地和空间都很大。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题目简单,人人有话说。然而看似简单的题目却暗含玄机。
从题目的结构来分析。
“这也是一种”中,“这”是代词作主语,它是文章的写作对象。“这”的指代范围很广,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自然之物,可以是社会现象;可以是个体,可以是群体;可以是外在之“形”,可以是内在之“神”…… ,“这”在题材的选择空间上,给了考生足够的写作自由度。
与“这”对应的补充部分:“ ”,是考生的作文的立意点,决定了文章的立意的高低。考生思维的角度及深度主要体现在文题的补充部分。
真正决定文章的高下的是题中不起眼的副词“也”字。“也”在题中表面上无足轻重,其实是四两拨千斤!“也”字暗含转折与对比,有强调作用。它表示以前或通常被忽视、误解、曲解的人、事、物、情、理等,得到或客观或辩证或全面的更合理的认识与理解。比如:以前常人对某人(事)的某种理解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仔细推敲此次高考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 ”,你会发现它与泉州市第二次市质检卷作文题(规定开头“以前习以为常,现在别有一番滋味……”,要求续写一篇作文)在构思上很相似:两题都暗含对比转折。只是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的一个简单的副词“也”字上做文章,则更见命题者的炼字功力!也更能考察出考生的审题功夫!考生若要写出高分作文,一定要“吃透”这“也”字!
当然在文体选择上,“这也是一种 ”偏向于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考生作文的文体选择面较窄。即便如此,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仍是一个优秀的高考作文题。它的平实中藏玄机的特点,既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的要求,又有区分作文水平高下的功效。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