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1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解读课标和考试说明。。
    2、结合实例阅读议论文语段,传授方法及答题技巧。
    3、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重点和难点   
    1、针对提供的写作材料,能从各个角度领悟题目的实质
    2、通过讨论、修改各小组选定最具特色的文章。
 
教时数      4      教具准备 多媒体
 
    第1课时《考试说明》解读,结合实例分析议论文的阅读
    第2课时:考点举要及答题技巧指导。
                                第1课时
考试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这是针对整个现代文而言的,就议论文的阅读,复习时应重视这些要点:
         1、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2、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即明确论证方法和过程。
         3、理解议论文语言要求严密、准确的特点。
         4、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弄清文章的结构特色。
(08成都)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1.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 (1分)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3. 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答: 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      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 (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举例1分(只要与观点相吻合即可);结合事例分析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第2课时
  一、考点举要及阅读指导
   (一)、把握论点
    1、阅读题型
   (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2)、“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3)、揣摩文意,在结尾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阅读指导
    把握文章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怎样准确地寻找或归纳文章论点呢?
    要有意识地留意几个地方:
    题目,议论题目往往是论题。要注意论题不是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
首段,题目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但是很多时候,作者的观点在开头亮相,即使在题目已提,开头还会再提。
(二)、分析论据
   1、阅读题型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概括论据。如:阅读第②③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
   (3)、分析论据作用。如: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如: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在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
2、阅读指导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他们是证明被证明的关系。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2)概括事实论据。
  (3)分析论据的作用。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还有一种事例,它不做论据,往往放在开头,起引出论点作用。
  (三)、弄清论证过程及论证方法
   1、阅读题型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2、阅读指导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即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形式证明观点。它一是揭示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二是运用了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
  (四)、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 、不乏生动
  1、阅读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指导
议论文的论证语言是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
 

    
相关资料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方法
  初一说明文知识讲解ppt课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33套答题公式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要领)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2022届北京市各区初三上期末议论文阅读汇编
  提高能力阅读讲义(45页)
  适合初中精选阅读及答案(382题)
  初中记叙文、小说、散文文体知识表格化梳理
  中考备考攻略之阅读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之论点提炼、归纳、补充ppt课件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24份)
  初中课外阅读练习(四篇)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33招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议论文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探究主题”篇
  孙茂散文阅读题(13篇含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