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人教版高二上《诗经》三首学案(6课时)
作者EMAIL:tcwtly@sina.com
《诗经》三首             
教学用时:六课时       设计者:龚子龙       审核人:池芳        审批人:
卫风•氓(méng)
第一课时
一、目标揭示,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1、了解文体特征。         
2、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 
教学难点:能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参与,深入领悟、大胆创造。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导
1、了解文常。
(1)《诗经》是我国第    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   、   、   三类。同时,《诗经》普遍运用   、   、   三种手法。这被统称为《诗经》“六义”。
(2)“风”又叫        ,共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
   “雅”分为        、        ,共        篇,大多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
   “颂”是指分        、        、        ,共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3)“赋”是指:
   “比”是指:
   “兴”是指: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