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湘夫人》学案

组题:王芳      日期:3月4日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2、了解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2、掌握《湘夫人》体现出的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导学: 
我们在高中学过屈原的      ,从中感受到作者“         ”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一、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诵读指导  
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渚         眇          罾         潺          
袂         汀          遗         搴   
三、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帝子降兮北渚                   (2)与佳期兮夕张 
(3)罾何为兮木上                   (4)蛟何为兮水裔 
(5)葺之兮荷盖    
2、找出第三段中和“蛟何为兮水裔”中裔意思相同的两个字           
3、能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导思: 
1. 提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2. :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 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一、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1、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现在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二、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2、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3、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4、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5、“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传统诗歌意象歌谣:诗歌意象有规律,把握技巧好记忆。杜鹃猿啼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   冰雪蝉鸣喻高洁,凌寒坚韧松梅喻。挺拔翠竹亮节风,斗雪菊花傲骨义。落日黄昏迟暮感,流水落红伤春去。红豆寄寓相思情,送别长亭共短亭。羁旅驿站游子意,望月听笛乡情浓。蓑衣斗笠指隐士,渔樵垂钓闲适情。 鸳鸯连理生死恋,孤城关山戍卒行。 
补充内容:所谓的“比兴”则是《诗经》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也就是叙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又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而屈原在他的《离骚》则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了“赋比兴”的的手法。屈原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到了后来,“比兴”就具有了诗的寄托之意。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在这首诗中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 
导练: 
一、 背诵这篇作品。 
二、完成课后题第四题2、3小题。 
三、完成课后第五题。 
写作素材推荐: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例及颁奖词 
1、卓琳 平凡至伟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卓琳的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1]。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 淮这样评价她: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2、宋文骢 壮志凌云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词: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2]。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杜玉波这样评价他: 

     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 

     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相关资料

  《湘夫人》ppt课件(50页)
  《湘夫人》ppt课件(37页)
  《湘夫人》读后感
  《湘夫人》ppt课件(24页)
  《湘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湘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湘夫人》导学案2
  《湘夫人》ppt课件(41页)2
  《湘夫人》教案8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ppt课件(30页)
  《湘夫人》ppt课件(78页)
  《湘夫人》同步练习
  《湘夫人》ppt课件(15页)
  《湘夫人》教学案(含答案)
  《湘夫人》教案7
  《湘夫人》教案6
  《湘夫人》教学反思
  《湘夫人》教学设计5
  《湘君·湘夫人》mp3音频朗读
  《湘夫人》ppt课件(41页)
  《湘夫人》练习试卷
  《湘夫人》练习题
  《湘夫人》说课稿
  《湘夫人》学案2
  《湘夫人》3gp视频朗读
  《湘夫人》ppt课件8
  《湘夫人》ppt课件7
  《湘夫人》ppt课件6
  屈原《湘夫人》ppt课件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