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王景峰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2. 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 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探究——拓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2.作者简介  
莫泊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决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撬开(    )  煞白(    )  诧异(    )  牡蛎(    )(    )  别墅(    )  
褴褛(    )(    )  女婿(    )  嘟哝(    )(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é(    )据   zhàn (     )桥   阔chuò(    )  zāota(       )   手pà(    )  
端xiáng(    )    zhuàn(     )钱    莫míng(    )其妙  
3.解释词语  
拮据  褴褛  阔绰  恭维  张皇   端详  十拿九稳  与日俱增  狼狈不堪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全文, 尝试复述故事梗概,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2.小组内复述故事  
3.各小组选代表展示  
4.师生一起理清小说层次,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四)精读分析人物形象  
1、浏览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1)说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  
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 利普 夫人、于勒、船长、旁白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展示
(五)问题探究
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讨论文中的悬念设置:  
①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交流   
班内展示  
  
  
②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六)总结学习收获   
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生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  
口头表达训练: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展开联想,简要回答。  
   
   
   
   
   
(八)结束语  
(九)布置作业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