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农夫和蛇》(两则)教案3
7 农夫和蛇(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