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译文

原文

  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 

注释

  《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xí yǐ):徘徊。 
  ⑤三年多难: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⑥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陈与义生于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1138年(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他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 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相关资料

  陈与义《登岳阳楼》2009年孝感市中考题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3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2
  《使至塞上》、陈与义《登岳阳楼》ppt课件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mp3音频朗读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ppt课件2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教案1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赏析
  陈与义《登岳阳楼》教学参考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ppt课件1
  陈与义《登岳阳楼》赏析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