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犟龟》说课稿3

《犟龟》说课稿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犟龟》,选自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十七课。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犟龟》是一篇想像力极为丰富的童话,它情节生动,并蕴涵哲理,发人深省,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这一课时,应在分析小乌龟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坚定的信念、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是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引导学生领悟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战胜困难争取成功的信心、耐心和决心。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素质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丰富的想像在童话创作中的运用及作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掌握积累文中生字词。
B、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学习夸张、想象、拟人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C理解“犟”的深层含义及文章主题。
 
能力目标
 
A、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B、推敲和品味作品的语言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C、 通过朗读,激发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A、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B、明白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道理。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讨论,认识犟龟的形象特点,把握作品的主旨。
教学难点:绘声绘色地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正确认识和评价“犟”。
 
4、学情分析:
 
本文情节生动,语言通俗,具有童话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对于已经有接触过童话的初一学生来说,在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上没有很多障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丰富的想像在童话创作中的运用及作用,重视学生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先研习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课时注重通过分角色朗读、反复朗读的活动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 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2、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产生共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师生互动法:设疑、解疑,增进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三、学法指导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实践法: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上网或查书了解童话这一体裁的特点,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作品,收集相关类型的童话故事准备在上课时讲析与比较。
3、培养良好的语感——让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激情导入
 
1、导语设计: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可能每个同学都非常熟悉,乌龟凭着认准目标坚持到底的精神,最后取得了胜利。我已布置课后收集一些类似的童话故事,现在就请同学来讲一讲,看谁的故事更精彩?
 
2、讲述故事,导入教学:
A)      各组分别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所准备的故事。
B)      每讲完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讨论故事中乌龟的形象→板书。
C)      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一组的最精彩,各组共同讨论评价。
D)      老师总结,导入新课。
除了同学讲的故事之外,还有没有更精彩的?对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犟龟》,让我们来看看米切尔·恩德笔下犟龟的形象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在导语设计上,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的故事引入,自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导出本课内容。)
 
3、简介作者
4、回顾介绍童话的一般特点。(童话的含义,以及同学所了解,所熟知的童话作家作品。如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集》、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等。)
 
(三)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掌握较难字词的音、形、义,并结合课文解词。
2、 让学生自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并找出这篇童话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借助字词、结构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协作质疑
 
默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1.      小乌龟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具体表现在哪里?
2.      面对沿途的困难,乌龟是怎样克服的?
3.      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它算不算个胜利者?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师生小结
 
(六)拓展迁移:
 
给出两个童话的开头,续写后面的内容,要求大胆想象,合理创新。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想象力和创新力。
 
(七)作业设置:
 
1.      将续写练习写在小作文本上,不少于200字。
2.      抄写生字词。
3.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初一学生正是爱幻想、想象的年龄,设计这两个续写练习,正是培养他们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创新中有合作意识,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时间安排:
(一)课前准备
(二)激情导入 15分钟
(三)整体感知 10分钟
(四)协作质疑 10分钟
(五)师生小结 3分钟
(六)拓展迁移 6分钟
(七)作业设置 1分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把握了故事情节,了解了童话的特点,同学们也知道了小乌龟历尽千辛万苦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那么它的理想实现是依靠什么样的精神呢,这种精神作者是如何在小乌龟身上体现出来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接着学习米切尔﹒恩德的《犟龟》。
 
(二)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文情节生动,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三)表演《犟龟》的主要情节,分析各种动物的特点
请每组选出代表,在课上表演课文情节
(设计意图:鼓励表演的学生借助于上节课的学习,通过深入了解故事内容,体会童话特点,尝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实故事情节),
其他同学观看、点评、补充,最后共同分析各种动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演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四)重点分析小乌龟的形象
 
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 ”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种“犟”?
 
(五)品味赏析
小乌龟有一句名言“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六)再次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把握各种动物的特点后,特别是小乌龟的独特之处后,再选派几个人担当文中各种角色,来一次绘声绘色的表演,相信绝对精彩!)
 
 
(七)联系生活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小乌龟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设计意图:据课文,我们从小乌龟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具有“坚定信心”的人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是不是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可采用数学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到黑板上书写:
成功=(  )十(  )
例如: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
即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该有“犟”的精神,认准目标不放松,靠勇气、耐心、信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犟”一回的事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犟”的含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八)布置作业
就“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或黑板上的其他算式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不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重在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时间安排:
(一)回顾导入 1分钟
(二)分角色朗读 6分钟
(三)表演赏析 15分钟
(四)重点分析 3分钟
(五)反复朗读 6分钟
(六)品味名言 3分钟
(七) 联系生活10分钟
(八)布置作业 1 分钟
 
 
 
 
五、课后反思
 
(本课力求师生互动、教与学各具特色。)
 
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资料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八)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犟龟》ppt课件(25页)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犟龟》课堂教学实录3
  《犟龟》教案9
  《犟龟》ppt课件(14页)
  《犟龟》导学案3
  《犟龟》导学案2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犟龟》复习资料
  《犟龟》mp3音频朗诵2
  《犟龟》ppt课件(17页)
  《犟龟》ppt课件(16页)
  《犟龟》教学反思(3篇)
  《犟龟》阅读练习及答案
  《犟龟》ppt课件(22页)
  《犟龟》读后感(2篇)
  《犟龟》续写(3篇)
  《犟龟》教案8
  《犟龟》导学案
  《犟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犟龟》flash课件1
  《犟龟》ppt课件9
  《犟龟》教学设计7
  《犟龟》flash朗读
  《犟龟》ppt课件8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