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文言文 >>

李贽《高洁说》原文和译文

李贽《高洁说》译文
来源:罗莎博客
原文
              高    洁    
                              (明)李贽
 
    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傲慢不恭)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一点小的长处或好处,虽隶卒人奴(奴仆),无不拜也。(驳傲慢不恭)
    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心胸狭窄)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否则果有片善寸长,纵身为大人王公,无不宾也。(驳心胸狭窄)
    能下人(在人之下,降低身份),故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然则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言天下之极好高人者也。予之好高,不亦宜乎!(立好高是应该的)
    能取人,必无遗人;无遗人,则无人不容;无人不容,则无不洁之行矣。然则言天下之能容者,固言天下之极好洁人者也。予之好洁,不亦宜乎!(立好洁是应该的)
    今世龌龊者,皆以予狷隘而不能容,倨傲而不能下,谓予自至黄安,终日锁门,而使方丹山有好个四方求友之讥;自住龙湖,虽不锁门,然至门而不得见,或见而不接礼者,纵有一二加礼之人,亦不久即厌弃。是世俗之论我如此也。殊不知我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终年独坐,终年有不见知己之(遗憾)也,此难与尔辈道也。(论证闭门谢客是因为无可见之客)
其颇说得话者,又以(以为,认为)予无目而不能知人,故卒为人所欺(为······所,表被动,“被”);偏爱而不公,故卒不能与人以终始。彼自谓离(拨开)毛见皮,吹毛见孔,所论确矣。其实视(比,表比较)世之龌龊者,仅五十步,安足道耶?夫空谷足音,见似人犹喜,而谓我不欲见人,有是理乎!第恐(只怕)尚未似人耳。苟即略似人形,当即下拜,而忘其人之贱也;奔走,而忘其人之贵也。是以往往见人之长,而遂忘其短。非但(不只)忘其短也,方且(正将)隆礼而师事之,而况(何况)知吾之为偏爱耶!(再论闭门谢客并非心胸狭窄缺乏容人之量)
    何也?好友难遇,若非吾礼敬之至,师事之诚,则彼聪明才贤之士,又曷肯(何肯,怎肯)为我友乎!必欲与之为友,则不得不致吾礼数之隆。然天下之真才真聪明者实少也,往往吾尽敬事之诚,而彼聪明者有才者,终非其真,则其势又不得而不与之疏(疏远)。且不但不真也,又且有奸邪焉,则其势又不得而不日与之远。是故众人咸谓我为无目耳。夫使我而果无目也,则必不能以终远;使我果偏爱不公也,则必护短以终身。故为偏爱无目之论者,皆似之而非也。(三论毁我者说我无知人之明和存有偏心“皆似之而非也”。)
    今黄安二上人到此,人又必且以(将认为)我为偏爱矣。二上人其务与我始终之,无使我受无目之名也。然二上人实知余之苦心也,实知余之孤单莫可告语也,实知余之求人甚于人之求余也。余又非以二上人之才,实以二上人之德也;非以其聪明,实以其笃实(淳厚朴实,忠诚老实)也。故有德者必笃实,笃实者则必有德,二上人吾何患乎!(写接见黄安二上人并非缺乏知人之明和存有偏心,不会担忧和二上人相处不久。)
    二上人师事(像对待老师一样)李寿庵,寿庵师事邓豁溪。邓豁溪志如金刚,胆如天大,学从心悟,智过于师,故所取之徒(招收的门徒)如其师,其徒孙如其徒。吾以是卜之,而知二上人之必能如我出气无疑也,故作好高好洁之说以贻之(送他)。(交待写此文目的。)
 
                 翻          
 
    我性格喜欢高雅脱俗,喜好高雅脱俗便有傲慢不恭、不能降低身价之嫌。但是,我不愿降低身价,是不愿在那些倚仗权势和财富者面前降低身价啊;否则,哪怕稍有一点长处或好处的人,即使是别人的奴仆,我也没有不愿拜见的。
    我的性格喜好心灵纯洁,喜好心灵纯洁便有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之嫌。但是,我虽有不能容人的毛病,不能容忍的却是那些趋炎附势、谄媚权贵富豪的人啊;否则,果真有一点小的长处或好处,纵使身为王公大人,没有不把他当做朋友的。
能降低自己身价,所以虚心;虚心的人,所以收获的就多,所以那人的品格也就更加高尚。这样看来,说天下能降低身份的人,原本说的就是天下最喜欢高雅情趣的人啊。我爱好高雅情趣,不也适宜吗!
    能取人之长,一定不会遗留人家一点长处,不遗弃人家一点长处,没有什么人不能容纳的;没有什么人不能容纳,那心灵就没有不干净的了。这样看来,说天下能容纳他人的人,原本也说的是天下心灵极其纯洁的人了。我喜欢心灵纯洁,不也很应该吗?
现代社会肮脏龌龊,都认为我心胸狭窄、缺乏容人胸怀,傲慢不恭、不能屈居人下。说我自从到了黄安以后,整天锁着门让方丹山有“好一个四方访友不遇”的讥笑;自从住在龙湖后,虽然不锁门,但是人家到门口却遇不见人,抑或见着面也不以礼相待,纵然有一两个以礼相见者,不久就厌弃了。这些世俗人就是这样谈论我啊。殊不知我整天闭门谢客,整天有想见见超过自己的人的思想啊;整年独坐家中,整年都有见不着知己的遗憾啊。这些很难和你们这些人谈啊。
    那些很和我说得上几句话的,又认为我缺乏知人的目光不了解人,所以最终被人欺骗;由于偏爱而待人不公,所以最终不能和人长久相处。他自认为拨开毛发便可看见皮肤,吹开绒毛便能看见毛孔。他谈的好像是正确的,其实和社会上肮脏龌龊者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啊,哪值得谈论呢?我犹如身居空寂的山谷中,听见了脚音,见到了像人的动物还高兴不已呢,居然说我不愿见人,有这种道理吗?只怕他们还没有变成人啊!假使略微像人形,我当即下拜,忘记了此人的低贱;为之奔跑,忘掉了这人的尊贵。因此,我往往见到人家的长处,忘掉了人家的短处。不只忘掉他的短处,还将拿隆重的礼仪来像对待老师样对待他,何况知道我这纯属一种偏爱啊! 
为什么呢?好友难以遇着啊,如果不是我尊敬礼仪的尽心,师侍的至诚,那么,那些聪明贤德的才干之人,又怎肯成为我的朋友呢! 一定想要和他成为朋友,那就不得不尽到我隆重的尊敬的礼数。可是,普天下真正有才学真正聪明的人实在少啊,往往我尽到了尊敬的诚意,而那些所谓的聪明的有才干者,最终不是真的,那么,从那情势看又不得不和他疏远啊;更何况不但不真,还是一些奸邪的小人呢,那从情势来看,又不得不一天天地和他疏远啊。因此,大家都认为我有眼无珠。假使我真的有眼无珠,那一定不能和他保持长久;假使我果真偏爱有私心,那一定终生护短。所以认为我有偏心。有眼无珠的谈论,都属于表面看来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
现在黄安有两位高人到这儿来,人们一定将认为我是出于偏心了。二位高人他们务必和我始终保持友好关系,不要让我受有眼无珠的骂名!二位高人实在了解我的苦衷,实在知道我的孤单和有苦难言啊,实在知道我求人超过人家求我啊。我不仅因为二位高人有好的才干,而实际上还因为二位高人有美好的品德啊;不仅因为他们聪明,而实在还因为他们淳厚朴实啊。所以说,有美德者一定会淳厚朴实,淳厚朴实者一定有美德。面对这二位高人,我还担忧什么不能相处长久呢!
二位高人跟从李寿庵学习,李寿庵跟从邓豁溪学习。邓豁溪志坚如钢,胆大如天,学习知识用心领悟,智慧超过了他的老师。所以,他招收的门徒弟子一定像自己的老师,他的徒孙一定像自己的学生。我凭这些来揣测,便可知道二位高人一定能像我一样一个鼻孔出气,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写下了这篇好高好洁的文章来赠送他俩。
                      作          
    李贽性格倔强,思想极为复杂,儒释道兼而有之而实际上哪家也不算。他以儒学为根基,但又非孔孟而反儒学(见《童心说》);虽曾剃发为僧,但并非佛门弟子;虽有道家的思想元素但并不信仰道教。他自己曾说:“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他做过中央和地方官吏,但和上司及同僚始终处理不好关系。他有洁弊,为人高慢,不愿结交俗人,常常闭门谢客。对看不惯的人,就是顶头上司,他也毫无顾忌地对着干。
   李贽为了反对儒学,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誉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
    李贽思想行为与时政相忤,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污民”的罪名被逮捕入狱。狱中呼侍者剃发,夺侍者剃刀割喉自杀未死,两天后方断气死去。活76岁。
李贽一生朋友不多,但也有几个莫逆。在南京时,和王守仁的弟子王畿及泰州学派的罗汝芳过从甚密;湖北时,与黄安的耿定理关系很好;同后起之秀、反复古主义的“公安三袁”相处也很不错。
李贽为人狂放不羁,眼睛内掺不得沙子,因此被世人称作傲慢不恭,度量狭窄,缺乏知人之明。鉴于此,李贽写下了《高洁说》一文。

相关资料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原文译文及赏析
  《插秧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译文(全)
  《游园·皂罗袍》原文及译文
  《五石之瓠》原文及译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及译文
  《沁园春·长沙》原文及翻译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十二本纪·孝景本纪》全文阅读及翻译
  《殷本纪》全文阅读及翻译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全文阅读及翻译
  《夏本纪》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蒙恬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春申君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司马穰苴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管晏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吕不韦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史记·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原文及翻译
  章学诚《师说》原文及翻译(全)
  《淮阴侯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