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10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淄博市二〇一〇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分)
在春天的唱诗班      (xiāo)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      )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                    恬(      )
  (2)解释“涵养”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
B.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玉树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
C.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D.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作为中国元素的代表之一进入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墙设计。学校要组织以“节气与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6分)
【节气搜索】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请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节气,把上联补充完整: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
【节气印象】在活动中,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清明”节气的描述。示例:
惊蛰
含义: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