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沁园春·长沙》教案18
作者EMAIL:fish42520@yahoo.com.cn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的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赏析诗词的表现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交流探讨,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单元提示学习
1、诗歌基本常识
概念: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放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③诗歌的语言是精练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
④诗歌的形式上,不是与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类: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如舒婷《致橡树》)和叙事诗(如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诗(臧克家《有的人》)、散文诗(高尔基《海燕》)。
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诗经》中的“国风”)和文人诗作。
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运动产生)和古典诗歌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