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呼兰河传》教案9

《呼兰河传》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萧红生平和创作。
2、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阅读节选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 ,并赏析其场景描写、叙事风格、表现主题及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

一、导入新课
•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 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中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
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

二、关于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呼兰河传》说课稿
  《呼兰河传》ppt课件(30页)
  《呼兰河传》教案11
  《呼兰河传》教案10
  《呼兰河传》ppt课件(8页)
  读《呼兰河传》有感(2篇)
  《呼兰河传》板书设计(3篇)
  《呼兰河传》教案8
  《呼兰河传》教案7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6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2篇)
  《呼兰河传》教案5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4
  《呼兰河传》教学实录
  《呼兰河传》学案
  《呼兰河传》读后感(3篇)
  《呼兰河传》ppt课件9
  《呼兰河传》ppt课件8
  《呼兰河传》mp3音频朗读
  《呼兰河传》课堂实录
  《呼兰河传》ppt课件7
  《呼兰河传》节选导读——兼萧红创作评析ppt课件(第二课时)
  《呼兰河传》ppt课件6
  《呼兰河传》ppt课件5
  苏教版《呼兰河传》ppt课件4
  《呼兰河传》练习题
  《呼兰河传》ppt课件3
  《呼兰河传》ppt课件2(第一课时)
  《呼兰河传》ppt课件1
  读《呼兰河传》向往那片黑土地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