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眉妩》学案
《眉妩》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王沂孙及词作的背景与内容。
2、 感悟王沂孙怀着故国之爱的文人深长的忧思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3、 赏析本词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王沂孙对故国之爱的深长的忧思和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2、 学习借景抒情、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总喜欢对月抒怀,可是抒发的情感却不尽相同: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也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苏轼的“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的美丽……而王沂孙面对新月更是无限感慨。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诗词。
2、简介作者
王沂孙的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讲究章法、层次,词致深婉,盛传于世,然有意旨隐涩之病。人们多认为王沂孙的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其词层次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然而用意过深﹐又好用典使事﹐作品往往流於晦涩﹐有伤真率自然之美。入元以后作品﹐情绪尤为低黯﹐被称为亡国哀音。 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