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词语、成语、熟语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成语
(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对成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本题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提供的语言环境比较通俗浅显,为答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依据。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如: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如: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出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如: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连动式;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ppt课件(79页)
  常见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17页)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成语运用技能检测性评估
  高考语文复习:词语、成语(熟语)加餐训练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巧计方法ppt课件
  高考复习:成语记忆内容分类列表总结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成语类题汇编ppt课件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词语
  2015年高考第三轮复习:专题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5届高考语文最新模拟题汇编:成语
  2015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备考:成语典型例题(130题)
  成语巧记的方法
  2015届高考成语复习资料汇编
  2015届高考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5年高考复习成语使用专项训练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500个)
  高考复习:成语对比单选
  高考成语专项训练
  高考近义成语辨析ppt课件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还应多推敲
  2015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正确使用个词语(诗词、虚词)
  2015届高考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2015届12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词语、熟语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熟语部分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26页)
  近十年高考语文最容易错的76个成语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