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4)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     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目标难点: 
    1.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关键文句的理解。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讨论法 
    知识链接: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