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赤壁赋》导学案3

1、设计意图 
    古代散文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教师应该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学习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致用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自我学习园地。 
2、案例主题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赤壁赋》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目标: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三、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苏轼儒、佛、道在赋中的反映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难点:(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导引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导用案)。 
五、导学过程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前赤壁赋》ppt课件(48页)
  《赤壁赋》ppt课件(42页)
  《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赤壁赋》ppt课件(34页)
  《前赤壁赋》教案6
  《赤壁赋》ppt课件(50页)
  《赤壁赋》ppt课件(79页)
  《赤壁赋》《琵琶行》复习学案
  《赤壁赋》ppt课件(29页)
  《前赤壁赋》中苏子论辩策略的分析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赤壁景点》asf视频素材
  《赤壁赋》导学案5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赤壁赋》改写成四言诗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梳理
  《赤壁赋》基础知识练习
  《赤壁赋》ppt课件(54页)
  《赤壁赋》教案14
  《赤壁赋》ppt课件(17页)
  《前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ppt课件(74页)
  《赤壁赋》ppt课件(37页)
  《赤壁赋》ppt课件(15页)
  《赤壁赋》ppt课件(31页)
  《赤壁赋》教案13
  《赤壁赋》教学反思2
  《赤壁赋》ppt课件(20页)
  《赤壁赋》ppt课件(52页)2
  《赤壁赋》学案4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