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及赏析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⑴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⑵。

                   知有儿童挑⑶促织⑷,

                   夜深篱落⑸一灯明。


【注释】

   ⑴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⑵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⑶ 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⑷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⑸ 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赏析】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
 

    
相关资料

  《夜书所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ppt课件(41页)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ppt课件1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思维导图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梳理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练习题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ppt课件
  《舟夜书所见》flash课件1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山行》flash课件1
  《舟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舟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舟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6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5
  三年级上《山行》教学设计4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