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吉林省 >>

吉林省四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四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北京近日开始整治商家在广告中滥用成语的行为。实际生活中,滥用汉语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打开电视,你“宏兔大展”了吗?“钱途无量”了么?日常生活享受“口蜜腹健”(营养液广告词)了么? 除了广告文艺节目甚至某些新闻媒体也都出现过。 
②怎样看待“滥用成语十分普遍”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什么样的使用是滥用,什么样的使用不是滥用。并不是说对成语中的某个字进行变化使用,就都要归入“滥用成语”之列。 
③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巧妙地化用,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名叫“仿拟”,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为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④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没有达到作者要表达特殊意思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⑤拙劣的仿拟成语对语言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在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广大受众受益;反之,则受众遭殃。 
    ⑥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⑦过度的、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五校高端命题研究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语文试卷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2015年吉林省高考满分作文:最具风采的摄影师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5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4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4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九校联合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延边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长春市高中毕业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14年吉林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年吉林高考作文优秀范文:人生,因帮助而精彩
  2013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