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贾平凹《风雨》同步练习

作家作品】 1.关于作家
贾平凹,当代作家,陕西丹凤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秦腔》《高兴》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等多项大奖。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2.写作背景
《风雨》写于1982年,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力。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刹那间(   ) 蜷曲(     )      葡萄蔓(   )
弧形(   )   倏乎(    )       凸起来(   )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现力。
(1)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
                                                             
(2)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
                                                             
3.体会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2)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课文探究】
4.文章描写风雨,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又是通过描写哪些事物来表现狂风的?
                                                                  
5.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写风,仔细阅读课文,看文章写了哪些地方的风。
                                                                  
6.“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这一结尾十分精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文段精读】
阅读“垂柳全乱了线条”到“下坠成弯弯的弧形”,回答问题。
   7.选文第一段从上文描写树林全貌,落笔到具体的垂柳、杨叶、芦苇,对这三种植物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8.选文第二段写到断了牵绳的羊,主要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表现了羊在风雨中的什么状态?
                                                                 
9.选文第二段末的“两步远”与“长时间”两个词有何表达作用?
                                                                
10.下列对选文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对柳条的描写注重写其在风中的变化,将无生命的柳条写得生动传神。
B.对出门找羊的小女孩的描写,其“红衫”从色彩上更具视觉冲击力,“锐声叫唤”更是以听觉来渲染狂风的肆虐而不可阻挡。
C.对葡萄蔓的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并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葡萄蔓被狂风剥离大树的情形,从侧面展现了狂风的威力。
D.面对狂风,苍蝇大量聚集在电线上作着荡秋千的游戏。
 
1.略。  2.(1)“飘”“斜”生动地展现了鸟儿在狂风中不能自主的状态,“颤”字写出鸟翅被狂风吹折的瞬间情形,这几个动词从侧面形象地表现了狂风的猛烈。(2)“吃惊”写出猫的诧异心理,通过写猫的感受,生动地表现狂风的威力。  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2)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4.侧面衬托   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浮萍、水池、鱼儿、老头、孩子们  5.旷野中的风,院子里的风,高处的风,巷道里的风,池塘里的风  6.妙处之一:放船出去,暗示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妙处之二:扣题,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道出了雨;妙处之三:结尾呈现出温暖的画面,让读者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有回味前面精彩描写的余地。  7.垂柳表形,杨叶着色,芦苇摹声,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去细细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  8.主要是从动作、颜色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表现了羊在风雨中的惊恐不安、脆弱无助。  9.“两步远”与“长时间”两个词形成对比,充分表现了狂风之猛烈,女孩寸步难行。令人寻味,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10.D

    
相关资料

  《风雨》ppt课件(19页)2
  《风雨》测试题
  贾平凹《风雨》导学案4
  贾平凹《风雨》教案6
  《风雨》ppt课件(10页)2
  贾平凹《风雨》flv视频朗读
  《风雨》课堂实录
  贾平凹《风雨》教案5
  贾平凹《风雨》学案2
  《风雨》ppt课件(18页)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31页)
  《风雨》课后题及答案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35页)
  《风雨》同步训练
  贾平凹《风雨》教学反思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16页)2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15页)
  贾平凹《风雨》学案
  《风雨》练习题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16页)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13页)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12页)
  贾平凹《风雨》教案4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20页)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24页)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28页)
  《风雨》说课稿
  贾平凹《风雨》ppt课件3
  贾平凹《风雨》教案3
  《风雨》导学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