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9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湖南宜章天塘中学    谭永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
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 陈太丘与友期
二、检查学生预习
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要求: 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 
(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请一生口译全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 
四、课堂讨论: 
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
“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2)友人:
“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 
(3)元方:
“(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
(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3、本文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4、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样做?
5、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是怎样做的?
五、学生当堂表演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六、自由朗读,当堂成诵检查。
七、课外延展
1、讲一个古代神童的才智故事。
2、就课堂讨论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写一段文字,如《谈陈太丘舍友而去》、《元方的待客之道》和《守信之我见》
3、习作:《我家来了客人》。

    
相关资料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谷有祖》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王冕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x课件(54页)
  《陈太丘与友期》《原谷谏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史记·李将军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伯牙绝弦》《舍命护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昔吴起出》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画蛇添足》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练习ppt课件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德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3页)含音频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德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期末总复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14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九)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八)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31页)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陈太丘与友期》表格式教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汇编
  《陈太丘与友期行》《王冕读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pptx课件(12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