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获奖)

【文本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既具故事性,又具论辩性的文言文。本文文字并不深奥,学生可以借助课文注释和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自行翻译。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个有自知之明,精于思考,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贤士形象。也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性格特点。同时又以齐王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强大魄力,从侧面烘托了邹忌的治国才能。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四个自然段。“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朝齐”中的四国“朝齐”亮出了“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文章“三叠”式的运用,彰显了结构整齐对称的间架之美。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来和齐王进行类比的。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就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教学取向】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赏读课文,培养语感;2、疏通文意,积淀语词;3、解析类比,激情创造。其中“解析类比,激情创造”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代讲,板块推进。三个板块是:初读文本,疏通文意;精读文本,突破类比;延伸类比,激情创造。 
本节课紧扣文本,在疏通文意之后,以文本所用讽谏方法——类比作为重点突破对象。类比是根据两个人或者事物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其中一个还具有另一特点,从而推出另一个人或者事物也可能具有这另一相同特点的一种推理方式,它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从概念方面去进行解释,那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回避概念,充分调动多媒体的功能,将简洁明了的“类比解析图”叠影在“邹忌进谏解析图”上,让同学们在直观的类比中解读类比的思维过程,从而领略类比的魅力,赏析类比的奥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了对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5
  《邹忌讽齐王纳谏》改写成诗:战胜于朝廷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句清单(学生、教师卷)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0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1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9页)2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4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42页)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9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8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4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9页)2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4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3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1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解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习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4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句清单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2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26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