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启碇(dìnɡ) 逡(qūn)巡 钳制 礼上往来
B. 湮没 (yān ) 通衢( qú ) 罡风 茕茕孑立
C. 伛偻(lóu ) 毗连( bǐ ) 攻讦 昙花一现
D. 瞋目(chēn) 缱绻(quǎn) 赊账 汪洋兴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除中国“海巡01”轮发现的可疑脉冲信号外,澳大利亚方面也发现了另一个可疑信号,为多国进一步搜救失联飞机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
B.在乌克兰政府继续作出亲欧举动后,俄罗斯使出杀手锏,不再向乌克兰免费提供天然气,警告乌克兰要么偿还债务并支付现期供应费用,要么面对“断气”。
C. 从学运领袖盲目的诉求,到学生们现场玩自拍、吃零食、谈恋爱的媒体影像来看,围绕以“反服贸”“反黑箱操作”为主题的这场台湾学运就像场自娱自乐的政治嘉年华。
D. 虽然二战烟云沉消快七十年周年了,但是法西斯并没有死亡,谁又能否认日本法西斯的幽灵不会卷土重来呢?
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提 取关于“诗歌意象 ”的四个关键词,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诗歌创作总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创作全过程的。在选取外在种种物象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自己人生经历、体验,自然、自主地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赋在这些对象上,使之成为有机的、相互融合的整体。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歌的感染力正在于情感与物象的完美结合。而诗歌意象的生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两点,一是传统意象的继承,一是现代意象的独创。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