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通江县外国语学校      任仕兴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
  3、分析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探险者的目光.多少年来,无数的登山家健儿前仆后继,展示着他们挑战极限的勇气。2003年5月日本70岁老翁攀越珠峰,2006年5月15日新西兰无腿健儿登上了珠峰。面对今天,再回顾往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5120米的地方建起了大本营,参加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5月24日精选的四名队员开始向顶峰冲击。25 日英勇的中国健儿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一个奇迹。《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就是对这一经典历史时刻的回顾。(板书课题——登上地球之巅,巅,山顶。巅峰对决,引申为高手之间的较量。作者——郭超人)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概括登山队员登上主峰的经过。
  前面我们讲过概括一件事用“谁+干什么”,这叫要素法。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如本文,中国人登上珠穆朗玛峰。这种方法叫标题扩展法。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概括登山队员登上主峰的经过,也就是攀登过程。在记叙性文章里通常就是情节。
老师对全文的情节作了划分。
  1——2      冲顶出发;
  3——8        
  9——13    
  14——15   
  16——21   
  22——23     登顶成功
  要求大家用四字短语来概括3——21段的内容。
在概括之前,先告诉大家一种新的方法——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3---8)“一寸一寸地上升”,“人梯”,“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6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54页)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4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8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3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3
  《登上地球之巅》中的刘连满最后死了吗?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教师版)
  《登上地球之巅》课文缩写及指导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4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4页)
  《登上地球之巅》flv视频素材
  《登上地球之巅》mp3音频朗读(女声清晰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6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含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5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1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3
  作文:登山心得体会(2篇)
  《登上地球之巅》课后题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