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为人民服务》问题学案
   
12.《为人民服务》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积累演讲知识。 
2、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3、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写作背景】 
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文体常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自主学习】 
1、生字正音。 
鸿毛(      )  鼎铭 (            )追悼(         )送葬(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