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治水必躬亲》练习题

《治水必躬亲》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泥于掌故 泥:拘泥 ②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躬:亲自
③非相度不得其情 相度:观察 ④亲劳胼胝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2、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①泥于掌故 古义:古代的典章制度 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②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古义:完成、做好 今义:举起、抬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远远地躲过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4、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见利忘义。
5、文中“海忠介”即指海瑞,是明朝(朝代)曾经骂过皇帝的清官,与包公齐名,人称“海青天”,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吴晗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海瑞罢官》 。
6、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7、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
8、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的?
[答]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9、除海瑞治水外,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其他的治水名人,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答]①禹: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用疏导的方法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②李冰:秦时蜀郡太守,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③范仲淹:北宋文学家,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治理太湖时,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式。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治水必躬亲》教案7
  《治水必躬亲》教案6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14页)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3
  《治水必躬亲》说课稿2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2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文言文复习题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6
  《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中心思想
  《治水必躬亲》复习学案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治水必躬亲》复习课ppt课件6
  《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课堂练习
  《治水必躬亲》说课稿
  《治水必躬亲》mp3音频朗读
  《治水必躬亲》教学实录
  苏教版《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教案及练习
  《治水必躬亲》教案5
  《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4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5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4
  《治水必躬亲》教案3
  《幽径悲剧》《治水必躬亲》综合练习
  《治水必躬亲》检测与评价
  《治水必躬亲》综合能力测试题
  《治水必躬亲》同步训练
  《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3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2
  《治水必躬亲》教案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