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2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课文相关问题,品味理解疑难语句。 
2、结合背景知识,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交流问题2: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三、预习检测展示质疑: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并展示) 
探究1: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探究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探究3:本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探究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探究5: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课后练习三第1题)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课后练习三第2题) 
五、学文明志: 
◆善思者明: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