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春夜喜雨》教案4
会员:710718357 友情提供
教学目标
1.在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
2.领会诗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3.学习诗词语言运用的技巧。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分析、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写作本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便于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夜喜雨》的语句,领会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以及这首诗中诗人写作情感思路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本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走进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诗圣”。他的诗在文学史上享有“诗史”的盛誉。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百余首。他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许多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描写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处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他也写了许多描绘祖国山河景物、写景抒情的诗。
本诗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成都,建起草堂时写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3.指定学生朗读诗篇。
要求读音正确,注意节奏
(一) 生字注音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