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

朱光潜《谈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静    朱光潜 (10分)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1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形态各异的石块,有人认为宜于装饰环境,有人认为只能做石料,是因为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B.《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能从落花中感慨凄凉的身世,葬花吟唱,是因为她有比别人高一筹的感受力。
  C.“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在风雨中潇洒地漫步,是因为他能做到宠辱偕忘,心怀一颗空灵的心。
  D.不少都市人生活忙碌,仍有闲情逸致来舞文弄墨,是因为他们能偶然地抛开一切,寻求一片悠然的空间。
14.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4分)
 
 
答案:
12.C (3分)        13.A (3分)
14.(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拜托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2分)
   (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2分)  

    
相关资料

  朱光潜《谈静》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朱光潜《论文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厚积落叶听雨声》《真水无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美书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散文之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作文与运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精进的程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朱光潜《美的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交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美感和联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谦虚》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
  朱光潜《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甘肃省中考题)
  朱光潜《艺术与游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自然美与自然丑》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情与理》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站在后台看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价值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趣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上海卷高考题)
  朱光潜《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我是怎样学起美学来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天才与灵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中西诗在人伦上的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我是怎样学起美学来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两种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