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江西省 >>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15年2月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尤其是《人民文学》从2010年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先后发表了《中国在梁庄》《拆楼记》《女工记》等一大批作品。与此同时,不少批评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的甚至认为非虚构写作“已经在打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的‘新的生机、力量和资源’的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在我看来,提倡非虚构写作,对于纠正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虚构之无根性、虚构文学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越来越深等问题是有益的,却也不宜过分放大其作用与意义。
我们无法给“非虚构”一个相对确切的、有效的界定。非虚构强调“非”,即所写的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不少非虚构的实践者与提倡者又强调,非虚构中可以有变形,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大胆虚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模糊感觉的指引下,非虚构写作内部出现了许多陷阱。比如说,非虚构写作强调直接经验的呈现,强调对现实的直面,这就使得经验与现实压倒一切,从而构成对写作者和文学自身的束缚。
不少非虚构作品均以自述或旁观的形式讲述农民入城打工的经历,借以呈现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变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在一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时代,除了努力改变自我,别无他法。可悲的是,即使他们远离故土,拼尽全力,牺牲尊严、快乐与健康,还是无法在城里扎根,也无法回到故乡。这是很多中国人正在遭遇的现实,也是许多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母题。
受非虚构强调真实性的驱使,很多作家在讲述这些普通民众的命运时,往往采用实录的手法,以为只要把所见的一切记录下来就足矣。问题是,单是再现,而不能借助思想之光来穿透层层叠叠的表象,抵达问题的核心,不通过各种文学手法来调动读者的情感,在美的层面有所创造,那么文章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持久。很多非虚构作品就没有找到一条合适地讲述相关事件的方式,也没有抓住人物命运中能让读者的心灵发生共振的细节,更因为缺乏文学性而经不起反复阅读。本来是文学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许多作家却受制于真实的律令而止步,所写下的作品就比较单调。
许多人在肯定非虚构写作时,都有共同的出发点:文学创作正变得越来越书斋化,越来越与现实无关。当作家们认为自己对现实已洞若观火并获得代言资格时,读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江西省2016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三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余江县2016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四所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暑期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合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满分、优秀作文(8篇)
  2015年新课标卷I高考满分作文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入学联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年高三第二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新余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师大附中、鹰潭一中2015届高三下4月份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5届高三二模突破冲刺语文试题
  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4月份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15年3月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5届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