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满分作文 >>广东卷 >>

2015年广东省高考高分优秀作文及点评(13篇)

2015年广东高考高分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卷•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广东省中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六中等六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2016届高三9月入学联考语文试题
  2015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身在其中
  广东省肇庆市饶平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雷州市2016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雅、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12篇)
  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这么近,那么远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卷)
  广东省2015届高三综合测试( 三 )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七校联合交流语文试题
  广东省七校2015届高考模拟交流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5届5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华附、省实、深中、广雅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广东卷)
  广东省广雅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
  广东省龙川县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六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