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 >>

201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南平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关睢》)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6)《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行走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一路欣赏了无数美景:曾zhù足于苏州园林,陶醉于“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曾拜访冬天的百草园,在人的足迹很少到达的荒园中感受雪地捕鸟的乐趣;曾感动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敬佩斑羚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         。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吧!带着乐趣读书,你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成为栋梁之材。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zhù(   )足        一幕 (   )
(2)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2分) 
(3)请任选一篇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的内容,在横线上进行仿写。(2分) 
(4)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
3.为了加快推进闽北美丽乡村建设,学校决定开展以“美丽家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寻意义】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探究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2分)
材料一:整洁靓丽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集中整治,村容更加整洁;通过日常保洁,村庄卫生无死角,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材料二:光泽县李坊乡管蜜村被列入光泽第一批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这里种着1000多亩梨树,围绕着这片梨园,是近2000亩的茶园。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和神山、洞光岩等自然景观,光泽县筹资600多万元,聘请专家进行规划,着力打造“神蜜小镇”品牌生态休闲游。利用生态梨园发展林下经济,引进外商投资,促进农产品升级改造,促进了当地农民 增收,仅两年时间,村民年人均收入从4000元提高到8500元。
意义一:               意义二:         
【访村官】下面是李明同学采访某乡村书记时的一段对话,根据前后语境,请你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2分)
李明:张书记,您好!我是市一中校报小记者,请问,       (1)         ?
张书记:我村部分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广大村民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村庄布局规划落后,村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还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乱倒垃圾现象,这些都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困难。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作文《宽容是温暖的》优秀范文(3篇)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福建省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试卷
  2013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13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南平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年南平市中考满分作文:迈过那道坎
  2012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010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南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福建省武夷山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09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08年中考优秀作文选
  2008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7年南平市中考满分作文(24篇)为自己鼓劲
  2006年南平市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非课改)
  200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课程)语文试题
  200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