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对范仲淹的评价,初步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范仲淹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的精神。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学习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一、了解人物,导入新课。
   1、出示《江上渔者》,自由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课件:(范仲淹的画像及简介)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板书:范仲淹)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3、范仲淹为了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在少年时代就刻苦读书。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范仲淹的故事》(板书:的故事),一起去感受范仲淹胸怀天下、刻苦读书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请你小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会读的生字可借助拼音或问老师、同学。
   2、思考:想想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的什么事情?
  (二)检查反馈: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小组开火车后齐读)
     毫不介意  粗茶淡饭  废寝忘食  闭门不出贫寒
     划粥割齑  于心不忍  千载难逢  和衣而眠佳肴
    (出示课件: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只身  只得  只煮米粥  一只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让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求学
    2、划粥割齑
    3、拒绝佳肴
    4、闭门不出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段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问: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总结:范仲淹为了实现心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胸怀,在少年时代就刻苦读书。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搜集范仲淹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范仲淹不仅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其人其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一)请学生自由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范仲淹的哪些言行使自己受到感动?在有关语句中做上记号,并写下自己的感想。(课件出示要求)(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交流品读。
   1、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这一段讲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只身求学)
    (3)范仲淹求学的哪些行为让你深受感动?
      ①出示句子: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教师:对比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吗?
       生:从“累了……饿了……”
         出示句子:累了……饿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A、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
         引导学生用句式“_______了,就用___________”来说话。(课件出示)
       B、指导感情朗读,从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
         生: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教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一个“苦”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师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2、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
     过渡: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
    (1)学生轻声读课文。问:你认为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划粥割齑)
       让学生用直线从文中划出“划粥割齑”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谈谈个人感受。
       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
       范仲淹他怎么样读书?就“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
    (2)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3、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
    (1)师: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板书:佳肴),可是范仲淹都——(补板书:拒绝)
       这是第五自然段讲述的内容。在这一段里,有令你们感动的语句吗?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范仲淹说的话,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4、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
    (1)师: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变天府,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却怎么做?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引导小结板书:闭门不出)
    (2)师生对话让学生换位体验。
      教师扮演同窗对一个学生叫道:“仲淹兄,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让学生扮演范仲淹回答。)
      教师扮演范仲淹的老师问一个学生:“仲淹,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让学生扮演范仲淹回答。)
      (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三)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自由读6、7自然段
   1、指名汇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板书(爱国爱民)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2、师小结:范仲淹从政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课件出示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精神品质,像山一样高大挺拔,像水一样源源流长,流芳百世。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
  三、体会写法:
   1、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品质。让我们再一次聚集于本文的重点语句,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法除了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范仲淹的刻苦读书之外,在写作方法.......发现了什么?
   2、师生交流,概括:(出示写法总结)
    (1)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用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的形象。
   3、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从范仲淹刻苦读书的言行感受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品质,而且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要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作业
   1、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课外阅读文章《范仲淹教子》、《范仲淹和<岳阳楼记>》。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盘点攻关计划表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
  《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实录
  《景阳冈》教学反思(2篇)
  《景阳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词语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写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识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梅花魂》教案10
  《梅花魂》教案9
  《梅花魂》教案8
  《梅花魂》教案7
  《梅花魂》教案6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草船借箭》说课稿3
  《梅花魂》说课稿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范仲淹的故事》ppt课件3
  《范仲淹的故事》ppt课件2
  《范仲淹的故事》ppt课件1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