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 >>

福建省永安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市”的本义为市场,与“城”不同。早期的“市”多在野外或井边,故有“市井”之称。而我国的“城”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早只是政治性质的城堡,与“市”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民生活的需要,城内便有“市”的设立。“城”的存在,为“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城的发达。“市”在我国“城”中出现,长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行的是“坊市制”。
在先秦文献中并无“坊”名,当时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为“里”。“里”原是农村的一种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当时为了防止盗贼的攻击,采用这种四面筑院墙的封闭聚居形式。从先秦起,这种称“里”的组织形式在城市中长期存在,有时称作“闾里”或“闾”,秦汉仍因之。从晋代开始,城市居民住区正称仍为“里”,但有时又称作“坊”。《元河南志》卷二《晋城阙宫殿古迹》所引《晋宫阙名》中,有“诸里”和“诸坊”的名称。到北魏时的洛阳,全城有二百二十“里”,也作二百二十“坊”。这“坊”字,即源于“防”的别体。从隋开始,“里”改称为“坊”。
所谓“坊市制”,即城中之“市”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如唐长安皇城前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平面近正方形,每面各开二门,有道路相通,形成“井”字形相交。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
在“坊市制”下,一般居民出入坊里,必须经由里门,不许直接临街开门。如汉代规定只有“甲第”——统治阶级中显要人员的宅第,才能“当道直启”。唐代则明确规定:“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辕向街开门。”当时街上设有“街鼓”,天明和落日,坊门随街鼓声而开闭。
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云霄县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
  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语文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16年5月份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份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2016届高三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岩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福建省南平市2016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
  闽粤大联考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2016年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福建省云霄县2016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阶段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安市三校2016届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语文试卷
  福建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四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5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会当凌绝顶
  福建省2016届高三开学第一考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