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浙江省 >>

2016年温州市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

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一模语文卷
                        2016年3月
一.知识积累(26分)
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悬岩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yá)▲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xuān)▲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mò)▲而又(júe)▲强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行到水穷处,        ▲       。 (王维《终南别业》)
(2)问余何意栖碧山,        ▲          。(李白《山中问答》)
(3)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5)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怀的句子是   ▲     ,    ▲    。
(6)《湖心亭看雪》以“      ▲     ,     ▲    !”收束全文,其中“痴”字,虽是舟子俗人之见,然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
(7)“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    ▲    ,    ▲                                (填曹操《长歌行》里的两句诗)
3.解释下列文言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苍溪县陵江五小2016级中考总复习测试题(九年级上册、下册)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温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优秀范文(6篇)
  2015年温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1月份语文试卷
  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原来我没懂》优秀范文3则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卷(舟山,温州)
  宜山二中2013年初中毕业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
  瑞安市场桥中学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温州平阳完全学区)
  浙江省瑞安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永嘉瓯北学区2012年九年级四科竞赛语文试卷
  2013年温州市第一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年温州市六校联考第二次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12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乐清中学2012年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
  2010年温州市中考优秀作文:做一个“行者”(3篇)
  2011年温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长大的童心
  2011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直十校联盟2011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练习试卷(2份)
  2011年钱库二中九年级寒假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2011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模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2011年温州市中考语文适应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