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鹧鸪天》《夜雨寄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①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取次:任意,随意。
7.(1)“争奈归期未可期”与李商隐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从全词来看,晏几道在听杜鹃啼叫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作简要分析。
(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B.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与流莺形成对比,暗赞流莺。
C.“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如今离别的相思之苦;在时间与空间的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答案:
7. (1)君问归期未有期(1分)
(2)作者在明朗春日中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内心愉悦(1分),杜鹃不停啼叫催归,引发了作者的思归之情(1分),最后抒发自己羁旅在外,有家难归的无奈与叹息(1分)。 (3)B(2分)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