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吉林省 >>

吉林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袁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琢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2016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6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五校高端命题研究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语文试卷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2015年吉林省高考满分作文:最具风采的摄影师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5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4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4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九校联合体2014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延边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