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
《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基督救世
神话原型批评派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是人的潜意识产生的结果。作为反应一个民族普遍经验和心理特征的神话和宗教仪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一种心理积淀物或一种心理气质,保存在这个民族潜意识中,作家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只有把文学创作和象征民族共同心理气质的原型联系起来,才能揭示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内因。将神话原型批评观点用到电影分析中来,本片中植树的牧羊人的角色原型无疑就是耶稣基督,而本片的故事原型就是基督救世。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者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1])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渔,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记载在约翰福音(3)“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耶稣为何说自己是好牧人?好牧人这里是个比喻,羊意味着信靠主的人,也就是基督徒,乃至包括全人类,因为耶稣爱世人,如同牧人爱自己的羊群,耶稣为了拯救全人类,担当世人的罪,以无罪之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三天后耶稣复活,升天,直到如今仍然坐在全能上帝的右边,为世人祈祷,看护地上属于他的子民。凡属主的“羊”(基督徒),主都保守到底,至于不信的人,主也在爱着他们,一直在等待世人的悔改。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